愛江山更愛美人譜圖(敢愛敢恨一枝花)
2023-04-17 04:57:31 1
歌劇《蘭花花》的故事裡,每一個人物都在刻畫完成著自己的人格輪廓與命運軌跡,他們交織碰撞在一起,戲劇便由此而生成。
1、蘭花花
一十三省人尖尖,敢愛敢恨一枝花
李欣桐 飾 蘭花花
楊琪 飾 蘭花花
她是黃土高原的一枝花,敢愛敢恨的蘭花花。她苦苦守望著情郎,身懷有孕卻被迫嫁給羊倌,面對禮教風化的束縛和表裡不一的譴責,她將何去何從?
創作歌劇《蘭花花》之初,創作團隊首要的問題就是如何定位蘭花花。在歐洲經典歌劇中,以女主角的名字命名的作品有不少,如《卡門》《託斯卡》《茶花女》等,這些歌劇大多都是由於女主角太美,而生發出戲劇衝突。儘管歌劇《蘭花花》的靈感源於中國民歌,但全世界對美的追求都是共通的。歌劇《蘭花花》的第二幕中,用合唱交代了村民們對蘭花花的評價:「延安府臨鎮川誰不知道,藍家河蘭花花人材最好,俊臉蛋細身腰風擺柳條,白日思夜晚想睡不著覺。」她是藍家河遠近聞名的大美人,一十三省的人尖尖。年輕帥氣的駱駝子與她一見鍾情,卑微的趕羊對她默默傾慕,就連德高望重的周老爺也對她情不自禁。在藍家河這樣的道統社會中,擁有如此的美貌是件好事嗎?美是一把雙刃劍,蘭花花並沒有能力承擔美帶來的後果,於是便釀成了悲劇。
歌劇中沒有刻意地將蘭花花的人物性格拔高,為她賦予「女性覺醒意識」,也並沒有讓她衝破束縛,和心愛的人在一起。編劇把蘭花花設置成一個「原生態」的姑娘,她的生長環境閉塞、落後,幾乎沒有受到現代文明的影響,就像野地裡生長的一朵花。她依著天性追求愛情,跟外鄉人駱駝子鑽了穀子地,即便親爹氣得要死,她都不畏懼。
第一幕裡,蘭花花的唱段「青天白日陽光下」是這樣唱的:「他沒娶,我沒嫁,到底犯了誰家的法?」這種勇敢,不同於現代文明下的「覺醒」,而只是一種質樸的人性表達。當她被安排嫁給趕羊時,她無法反抗,無路可走,只剩下迷茫、無所適從。原始的人性與封建社會的禮教束縛產生衝突時,種種求而不得的無奈,令觀眾感到心痛、惋惜。
2、周老爺——藍家河當地鄉紳、本村族長
仁義道德為名,禮教風化為刃
關致京 飾 周老爺
楊毅 飾 周老爺
周老爺是藍家河德高望重的鄉紳,村民們信服的族長。四重唱中:「周老爺,講仁義。正風化,存天理。」交代了周老爺的人物形象。幾十年來,他認真維護著藍家河的仁義道德、禮教風化,而當他見到蘭花花的一刻,也不禁為其容貌和性情所動人,感嘆道:「這女子竟是天上人,偏偏我老了,她才到!」他對蘭花花的情感和欲望是一步步發展的,起初只是欣賞,後來得到機會順水推舟把蘭花花許給自家羊倌,此後才暗暗心生歹意。在半夜三更跨進蘭花花窯洞口的時候,他做了最後一番內心掙扎,一大段獨唱「多少天茶飯無味」道出了他的全部心聲,他一直惦記著蘭花花,最後欲望戰勝了理智。沒想到蘭花花拒絕了他,惱羞成怒的周老爺得不到就要毀滅,但他低估了蘭花花的剛烈,沒想到蘭花花竟把他的所作所為都公之於眾,讓他苦心經營大半輩子的正人君子形象形象轟然倒地。
不可否認,周老爺是逼死蘭花花的直接「兇手」。周老爺和蘭花花這兩個人物,某種程度上,形成了文明和原始的二元對立。編劇趙大鳴說:「劇中的每個人物,不存在歌頌,批判了什麼,它就是客觀、深刻地展現人性。」
3、趕羊——周老爺家的羊倌
人群裡是一隻羊,羊群裡才自在舒坦
薛皓垠 飾 趕羊
扣京 飾 趕羊
趕羊的人物形象,據陳薪伊講述,其創作靈感來自《巴黎聖母院》中的敲鐘人卡西莫多,即便再醜、再卑微的人,心裡也有愛。
趕羊是劇中最令人憐憫的一個人物,他是個「人下人」,村民們調侃他是「又傻又憨的慫人一個,無家無業的光棍一條」。他出場的唱段「人群裡我是一隻羊,可是我頭上的天也一樣藍,我眼裡的花也一樣好看」。質樸而悽美,也交代了他默默傾心蘭花花的事實。他憨厚老實、逆來順受,但他內心與卡西莫多一樣善良,當他無意中在穀子地裡發現了蘭花花與駱駝子,他沒有嫉妒,他想的是「他們要是被發現了怎麼辦」。蘭花花受到許多男性的愛慕,可偏偏最後娶了蘭花花的是趕羊。當他得知周老爺要把蘭花花嫁給自己時,仿佛天上掉下餡兒餅般喜出望外,而當蘭花花過門,告訴趕羊她已經與人私定終身並懷有身孕時,趕羊就像遭遇了晴天霹靂,這對一個男人來說是尊嚴的喪失,莫大的屈辱。一天的時間裡,趕羊經過這樣的大起大落,具有很強的戲劇性。
趕羊最終的結局是離家出走。促使他離家出走的根本原因,並不是蘭花花的拒絕,而是周老爺的瞞騙。周老爺做主把蘭花花嫁給他,但是又沒有告訴他蘭花花已經懷上了別人的娃。劇中,周老爺原本對他有養育之恩,是他唯一的親人,哀莫大於心死,趕羊最悲哀的是他心死了。
正是因為這些豐富層次的人物設計,歌劇《蘭花花》才不再局限於民歌的小情小意、小曲小調,而成為一部具有史詩品質的大歌劇作品。
4、駱駝子——蘭花花的情人
越過千山與萬水,最是天涯斷腸人
張英席 飾 駱駝子
李揚 飾 駱駝子
大多數歌劇中,男高音都是第一男主角,而在《蘭花花》中,駱駝子的戲份並不多。他與蘭花花一見鍾情、私定終身,他的出現打破了藍家河往日的寧靜,是全劇情節的起點。
作曲家張千一把最美的旋律給了駱駝子和蘭花花隔空思念的二重唱《圓圓的月亮掛在天上》、合唱與駱駝子領唱《秋風吹得谷穗黃》,象徵著尚未經過程朱理學殘害的青年人心中的一抹白月光。在劇中,駱駝子的戲份不多,卻是蘭花花在絕境中存活的唯一希望,結尾處,蘭花花孤身一人站在黃河邊上唱著「怎麼辦」,而身懷有孕的蘭花花是否跳河、是否死掉,則做了開放式的處理。
5、蘭花花「大」
劉嵩虎 飾 蘭花花「大」
王鶴翔 飾 蘭花花「大」
「大」在陝西話中是「爸」的意思。女兒的未婚先孕對蘭花花「大」來說就是災難的開始,在得知蘭花花懷孕後他氣得抄起钁頭要打死蘭花花,生怕醜事傳出去,讓四鄉八裡全知道。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村漢子,獨自把一個如花似玉的女兒撫養大實在不易。最後,蘭花花嫁給趕羊的真相被公之於眾,蘭花花「大」唱出一首《老婆子你造孽啊》:「老婆子你造孽啊,不該生下個俊女娃。擋不住多少男人惦記她,祖宗的臉面全丟光,天哪……」而後悲痛至極,氣絕倒地。在他的觀念裡,簡單地認為倫理道德、禮教文化遠遠凌駕於人性甚至生命之上。
6、媒婆
郝苗 飾 媒婆
在創作階段,導演與編劇討論,四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一臺戲,似乎還缺一個女性角色。而作曲家張千一也認為,只有一個女高音而沒有女中音,在聲部構成上也有失平衡。於是,各位主創一拍即合,加入了媒婆這個在劇中穿針引線的角色。媒婆的人物形象設定類似中國戲劇中的丑角,她的唱段以風趣、詼諧的宣敘調為主。儘管音樂形象十分風趣,但實際上她也是將蘭花花一步步逼上絕路的幕後推手之一。
7、眾村民
國家大劇院合唱團員 飾 村民
在西方歌劇中,合唱佔有重要的比重。歌劇《蘭花花》裡,張千一用「漂亮」的合唱音樂,將藍家河村民的眾生相塑造得入木三分。據導演陳薪伊分析,在這部歌劇裡,「群眾的態度」貫穿始終,從起初村民們對蘭花花和駱駝子的群嘲、集體呼籲處置駱駝子,到大家圍觀蘭花花嫁人的真相,再到尾聲合唱《蘭花花》中對蘭花花的集體讚頌「一十三省的女娃子,唯有那個蘭花花好。」陳薪伊認為:「群眾的轉變,代表著是一個群體的覺醒,這是我看重的人文精神。」這樣的人文精神,在當下社會中,也具有耐人尋味的現實意義。
國家大劇院中國原創歌劇《蘭花花》演出時間:
2018.12.20 - 2018.12.25 19:00
演出地點:國家大劇院·歌劇院
作曲:張千一
編劇:趙大鳴
指揮:呂嘉
導演:陳薪伊
舞美設計:霍廷霄
服裝設計:陳同勳
燈光設計:韋尼喬·凱利
多媒體設計:塞爾喬·梅塔裡
造型設計:陳敏正
道具設計:金繼峰
形體設計:姚曉明
音樂指導:黃小曼
合唱指揮:焦淼
主演:蘭花花(女高音):李欣桐●、楊琪
周老爺(男低音):關致京●、楊毅
趕羊(男高音):薛皓垠、扣京●
駱駝子(男高音): 張英席、李揚
蘭花花「大」(男中音):劉嵩虎●、王鶴翔●
媒婆(女中音):郝苗(註:●為國家大劇院駐院歌劇演員)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一鍵購票)
文 案|雨 暄
攝 影|牛小北
編 輯|書 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