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楷大字千字文(一本珍貴的莊農雜字)
2023-05-08 18:18:38
在我收藏的千餘本雜字類古籍中,這本《莊農雜字》可謂是彌足珍貴的。一是刻印精緻,二是保存完整,至今逾百年還完好如初,這實在是很難得的。
雜字,繁體字寫做雜字、雑字或襍字,是把各類字詞彙集在一起而編成的書。當代著名教育家吳伯簫在其文章《一種雜字》中說到:「我的故鄉萊蕪,在封建社會一般人家的孩子念書,只求能識幾個字,能記記帳,寫寫春聯。啟蒙書就是三本:《三字經》《百家姓》《日用雜字》。三本書念完之後,家裡若是還能騰得出人手,這才念《幼學瓊林》《鑑略》之類」。由此可見,雜字是舊時農村進行啟蒙教育的必備教材。
雜字的始祖是西漢元帝時的《急就篇》,共34章。後來,又陸續出現了很多雜字,多為歌謠體,由二言、三言,七言、直到十言、十三言寫成。在諸多雜字書中,以農為專題的山東版《莊農雜字》最受追捧。由於中國是個農耕國度,能為農民所讀的雜字,自然就會廣為流傳。
《莊農雜字》出現在明末清初之際,屬於七言雜字。開頭四句是「佛留一百二十行,惟有莊農打頭強,正月春首布種穀,準備犁耙就耕荒」。全書共三十一章,分別是莊農糧粟章第一、合用器皿章第二、各樣果品章第三、各樣菜蔬章第四、廚子茶食章第五、各樣酒名章第六、養蠶製造章第七、南北藥材章第八、雜貨首飾章第九、家野走獸章第十、河海魚類章第十一、飛禽鳥類章第十二、豔色花名章第十三、木匠修蓋章第十四、鐵匠爐行章第十五、石匠打鏨章第十六、氈匠鋪趕章第十七、皮匠造作章第十八、裁縫剪做章第十九、丹青描畫章第二十、皮服名色章第二一、感傷疾病章第二二、僧道超度章第二三、前定陰陽章第二四、賭博無益章第二五、宅園樹株章第二六、醫獸療馬章第二七、冶匠煽治章第二八、娼妓吹彈章第二九、異寶奇珍章第三十、蟲蟄草蟲章第三一。
康熙四十二年,蒲松齡見這本雜字過於粗俗,謬誤百出,便下力氣另編了一本七言《日用俗字》。他在自序中說,生活中常常遇到,想用一個物件, 卻寫不出它的名字,很不方便。原先有一本《莊農雜字》,村裡孩子常常念叨。拿來認真看看,發現其「脫漏甚多」、「率皆杜撰」,於是,又詳查字彙,編成了《日用俗字》。但不知為什麼,蒲松齡精心編寫的《日用俗字》,竟沒有廣泛流傳開。村裡孩子常常念叨的,還是那種膾炙人口的《莊農雜字》。
筆者這次上傳的《莊農雜字》,是清光緒甲午年(1894年)山東印刷巨頭之一的煙臺成文信書局的木刻版,與別的版本不同的是,書中對個別難識和方言文字加了音釋,如粘粥,在粥字旁加注一個「竹」字,粘粥的讀音就是典型的山東話nian zhu了。
現代有些人看不上這種小書,認為雜字就是用來學習識字的,其實不然,很多雜字都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寓農耕文明元素和倫理道德教育於字裡行間,只要在研讀中注意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對於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潤養民族精神根基,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