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楓我的姐姐啥時上映(張子楓新片我的姐姐口碑爆了)
2023-05-08 05:10:19 1
昨天看了《我的姐姐》,成為電影的頭批觀眾。因為題材距離我太近,擔心寫影評不能客觀評價,但是轉念一想,題材貼合才更有發言權不是嗎?
老舊的社會痛點如何創新?
不得不說,電影的題材其實很俗套,「扶弟魔」是一個老舊又沒有任何既定解決辦法的話題,它無時無刻不發生在我們身邊,甚至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但當這個題材變成了一部影片的主線,從頭講到尾,且感情、事業全都變成了起輔助作用的旁支劇情,它就成功的跳脫出老生常談的困境,這是一部劇情片劇本夯實的表現。
許多導演有十足的野心和強烈的表達欲望,不過就像答一份試卷,思路跳脫、發散卻表達不清的人只能拿低分,《我的姐姐》更像是一個平平無奇寫對公式、得出結果的作品,這種創作更線性、直接,完全聚焦在人物內心走向,把「重男輕女」的選題描繪得異常清楚。因此,從題材和故事內容來看,這是一部7分以上的電影。
演技真的能獲奧斯卡嗎?
觀影前就看過網絡上的評價,有人認為這部電影中的演員都是能獲奧斯卡的演技。確實誇張了。一是因為奧斯卡從來不是一個專注評演技的獎項,一是因為影片中的演技極具中式特點,內斂、壓抑,這種回味很像李安,衝擊力不那麼猛烈,後勁還是有的。
「張子楓未來可期」這句話我已經說累了。中國許多年輕演員用實力證明有演技這件事兒有多難,他們得磕頭感謝有張子楓拉高了零零後演員的平均水平。如果說之前的作品中,子楓還是有演的痕跡,那麼在這部電影中,我完全相信她就是萬千姐姐中的一個,比演妹妹更出彩,集脆弱和堅韌於一身,在渴望愛和拒絕捆綁中游離不定。
朱媛媛飾演的姑媽是另一個姐姐,她節儉、勤勞且毫無怨言,即便是回憶無情往事的時候還是笑著說出來的。把店裡的咖啡倒在自己杯子裡這個細節太值得琢磨了,為什麼當場不喝?因為要帶回去給家人分享,行為完全契合人物設定,最後還吸溜一口杯子,相信不少觀眾當場都想給她頒獎。
還有一個細節非常有趣,姑媽和安然(子楓 飾)吵架之後不久,來給弟弟做飯。回家的路上剛好遇到了姐姐,完全不提吵架的事,還親熱地向她「推銷」弟弟,現實生活中的姑姑不就是這樣嗎?刀子嘴豆腐心,一心撲在整個大家庭上。
肖央飾演的舅舅是另一個弟弟,他無能、算計卻善良,在安然大伯動手教育她時,舅舅站起來說的是「我們家不許打人」,他從沒因為安然是女孩就把她排斥在家族以外,這也扣應了後面姐姐希望舅舅是自己的爸爸。
舅舅這個形象是有特殊意義的,他更像是一個結果論,不斷地告誡觀眾,「扶弟魔」很有可能是對男性的另一種不公,你因為他是男孩就多加偏袒,因為寄予厚望就有應必求,畸形教育下,他或許會覺得自己不需要努力就能獲得一切,也會覺得女性就該為男性多付出。反觀現實社會,平權意識覺醒使得女性越來越明白努力和奮鬥的重要性,追求平等生活的願望讓女性變得比10年前更優秀也更強大,而重男輕女的觀念如果不能根除,舅舅這類人會變得更普遍。
舅舅的小市民感被肖央拿捏得非常棒,之前被吹捧演技的《誤殺》我個人有點沒get到,但是這部著實體現了他的演技,映後採訪的時候,肖央說「給王寶強送皮衣」這個梗其實是自己結合人生經歷想出來的,我們身邊都會有這種人,曾經在大城市打拼,最後回到小地方還會炫耀之前的「輝煌歷史」,能夠對角色做出設身處地的思考,肖央已經成功地轉型成實力派演員。
一些專業知識上的反觀
2016年,我選擇了陳戎女老師的課,學習古希臘戲劇,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安提戈涅,記得上課的時候,我非常糾結於安提戈涅明知會招致厄運,為什麼執意葬兄長。陳老師告訴我這就是古希臘悲劇必然性所在。我們沒辦法因為結果反推起因,姑媽和舅舅生活得並不幸福,但他們不會有所改變,這也正是他們的命運悲劇。五年後看這部電影,竟然讓我感受自己對他人的理解有所增長,為此我感到非常幸運。
如果這輩子不是姐姐就好了
最後,弟弟安子恆這個名字寓意太令人難過了,安然在影片中哭著問死去的父母有沒有哪一次覺得自己做得還不錯時,是否能敲醒那些執迷不悟的家長呢?最後,希望千萬個姐姐,不只是姐姐,也希望我只是我,不要是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