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識人六法(哲思慧眼觀人12計學會識人)
2023-05-08 11:59:02 1
來源 | 人民論壇網(rmltwz)
轉載請註明來源
無論你處在人生的哪一個階段,都會不斷結識新朋友,接觸形形色色的人。有人說,一個人的一生,大概會遇見8263563人。
生命有限,感受有限,能在我們生活中駐足長久的人也有限。你遇到的人中,有的只是你生命中的匆匆過客,有的或多或少會跟你產生交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會跟你親近、親密,甚至影響你的人生。
這些人中,有人善良,有人惡毒;有人誠實,有人狡詐......因此學會看人漸漸成了所有人必須學會的一項技能,如此,我們才能在有限的生命裡與對的人同行。
第1計
生活中有很多「悶聲做大事」的人,但他們絕不是毫無存在感的,是會被注意到的。平時「埋頭做事」「存在感極低」,可是有機會降臨時,他們絕不會輕易放過,「積極去爭取」。機會雖稍縱即逝,但因為他們平時不露鋒芒,默默積蓄力量,機會變成了他們成功飛躍的墊腳石。
第2計
極其健談,滔滔不絕但很少傾聽者,通常比較主觀而缺乏換位思考的意識,因為缺少傾聽往往容易忽視他人意見及感受,主觀臆斷。善於傾聽,雖無法真正感同身受,但卻是對他人基本的尊重。
第3計
在人前常常貶低自己抬高他人者,可能是虛偽勢利之人,他們很少提出異議,喜歡逢場作戲,不可輕信;也可能是自尊心弱且性情溫和之人,他們過度敏感和自責,非常在意別人的評價,不敢向別人提出請求,也很難拒絕別人的要求。
第4計
告之以難而觀其勇。告訴他大難臨頭,看看他的膽量,是威武不屈,還是束手就擒。那些面對失敗與困頓卻面色如常的人,若無妥善的退路,則必有博大的胸襟。正如德國著名哲學家尼採所說:"只有經歷過地獄磨難的人,才有建造天堂的力量。"但要警惕,困頓與苦難能磨鍊人性,卻不能塑造人性。對於一些生性脆弱的人,過多的挫折容易抹去一些熱情和進取的銳氣。
第5計
笑口常開、遇事樂觀之人,往往有一顆強大的心臟。因為理想中的樂觀預期與現實的巨大落差並沒改變他們的心性。遇事先想最壞結果的人往往心理素質不佳,預先以悲觀的方式減輕不利結局帶來的心理衝擊。因此,悲觀者不宜盲目模仿樂觀者去過高預期未來,因為別人的大心臟自己並不具備。
第6計
人的社交能量是不同的。有些人,無須推薦與牽線,經常主動與陌生團體或個人接觸,能織起龐大的社交網絡,並樂於花費大量時間進行經營,他們大都具備較強的魄力與自信。有些人卻視大量的社交為沉重的負擔,只在狹小的生活工作區域內劃幾條交叉的線。前者可能容易比後者獲得更多的人生機遇,但後者則保留了更多獨特的個性。
第7計
個人的稟賦,會被某些人視作短處,卻有可能得到另一部分人的欣賞。因為一個人擁有的大部分所謂優缺點,都是其特質在某個評價體系下投射出的影像。因此,判斷一個人聰明與否、能力大小不能過於簡單和武斷,某個行業的失敗者,很可能是另一領域潛在的天才。例如,一個缺乏推理能力的人,可能具有極強的空間想像力和創意生產力。畢竟,世人不會高估一個傻瓜,卻極易低估一個天才。
第8計
一個人從來都不是個簡單個體,而是矛盾且複雜的組合體。幾種看似無法共存的特質,有可能同時在一個人身上存在,例如既粗俗又浪漫、既富有良知又時而冷酷暴虐......佔主導的特質容易被誤認為是這個人的全部。有時熟悉之人的言行舉止出乎意料,並非他們發生了質變,而是壓抑已久、深藏內心的屬性浮出了水面。
第9計
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別光聽一個人說什麼,要看他怎麼做的。時間長了,你會發現生活中很多人只會說「漂亮話」,而那些言出必行的人,必是以真心相待,值得託付。
第10計
討好與迎合還不足以贏得人心,更需要委婉隱晦地展示出自己的高價值,並暗示對方有享受這種價值的可能性,因為所有的關係本質上都基於「利益」交換,無論是物質上還是感情上。例如,表面上依靠志向與興趣維繫長久的友誼,實質上是雙方因志趣相投而產生的「滿足感」的交換。
第11計
語言只是承載情感與思想的工具,恰如倒映月色的湖面,折射彩虹的露珠,並非真實的月色和彩虹。只有了解了一個人的心性和當時的語境,才能更準確地解讀其某句話的含義。這也是「察言觀色」的意義所在,準確理解他人的話,才能避免雙方陷入尷尬的境地。
第12計
人,大都高估自己在熟悉與擅長領域的重要性,而選擇性輕視或忽視自己不擅長或陌生的領域,從而在人群中相對高估自己。愈是短視之人,這種傾向愈是明顯。這也是心理學所說的鄧寧-克魯格效應:能力越低的人,由於自我認識不足,越容易過度自信,錯誤高估自己。
資料 | 享文思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