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柳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景色(白居易寫於晚年的詠柳詩)
2023-04-27 18:56:31 4
前言:
這是一首藝術力量感人至深的七言絕句,全詩不事雕琢,詠物和寓意渾然天成,語言淺顯易懂,讀來如民歌一般朗朗上口。
它就是白居易晚年時創作於洛陽的《楊柳枝詞》,這是一首借物抒懷之作,詩人通過描寫永豐柳生不得其所雖美卻得不到世人賞識的不幸遭遇,寄託了自己懷才不遇的身世之感。
因為白居易的這首《楊柳枝詞》,洛陽永豐坊西南角荒園裡那株風姿秀美的垂柳,才得以被世人所矚目。
甚至,當此詩「遍流京城」的時候,彼時身為河南尹的盧貞收到唐武宗「取兩枝植于禁苑」的詔令,盧貞還為此作《和白尚書賦永豐柳》以紀念這一勝事。
編纂於乾隆年間的《唐宋詩醇》曾贊此詩「風致翩翩」,白居易此詩的藝術魅力由此可見一斑,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首《楊柳枝詞》,去體會和品味此詩的厚重寓意即作者的人格魅力。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
永豐西角荒園裡,盡日無人屬阿誰?——唐 白居易《楊柳枝詞》
簡譯:春光明媚,暖風輕拂,千絲萬縷的柳枝在春風裡輕輕飄蕩。
枝頭初生的嫩芽一片鵝黃,那隨風搖曳的柳條比絲縷還要柔軟。
永豐坊西角的荒園裡,空曠寂寥,少人光顧,這美好的柳枝誰又能欣賞得到呢?
賞析:
白居易的這首七言絕句,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懷,寫景寓意,詠物言志,低回婉轉,極具藝術感染力。
詩的首句交代時令及柳樹的繁茂,「一樹春風千萬枝」,即這是一株春日的垂柳,「千萬枝」極言枝條之盛,「春風千萬枝」則狀柳姿之美。
次句描寫柳枝的纖柔秀美,「嫩於金色」是嫩嫩的鵝黃色,這是柳葉初生的顏色,嬌嫩可人,我見猶憐,「軟於絲」是形容柳枝嫋娜的形態,柔軟纖細,狀如絲縷,輕盈美好。
柳枝繁密,柳條纖柔,柳色鵝黃,這是一株多麼美好的柳樹,在燦爛的春光裡,在和暢的春風裡,是如此地熱烈奔放,如此的富有生機和活力。
詩的後兩句寫柳樹的生長地點和所處的環境,「永豐西角荒園裡」,「西角」為背陽的陰寒之地,這樣的環境根本不適宜植物生長,而一個「荒」則道盡了無邊的寂寥。
「盡日無人屬阿誰?」,處在這樣荒涼偏遠的地方,即便是再美好,又有誰會肯光顧呢?無人打理,少人賞識,冷暖自知,風雨自渡,多少孤單寂寞冷,只有自己默默承受。
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可為什麼這麼美好的柳樹卻不能得到更多人的青睞呢?和前兩句的清新美好相比,後兩句則寫盡了無邊的寂寞和悽涼。
前面把柳樹描寫得有多美好,作者後面的感慨就有多深沉,美好的柳樹不能盡其用,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這樣的境遇是何其的悲哀。
其實,這慨嘆何止是對柳樹,更多的,則是作者自身際遇的感同身受,是對彼時政治腐敗,人才遭埋沒的痛惜之情。
寫在後面:
達則兼濟天下。這是白居易剛出仕時的宏偉抱負,但是,理想和現實總隔著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因為他的耿直忠貞和出眾的才華,所以在朝中屢遭排擠,不僅壯志難酬,還不得不自求外放以自保。
白居易所處的那時代,正值大唐的沒落時期,權宦當政,朋黨傾軋,皇帝難有作為,而那些正直有才華的官員往往得不到重用,遭貶罷官都是尋常事。
所以,在這首詠物詩裡,白居易借抒發對永豐柳的痛惜之情,來寓意懷才不遇之痛,從而為和自己有著相同命運的人鳴不平。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時間雖然過去了千年之久,但詩人筆下的這株永豐柳,依舊風姿綽約地搖曳在時光裡,清新,明亮,就如這首詩一般歷久彌新……
註:本文系劉玲子candy原創,謝絕搬運和抄襲,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不妥聯繫立刻刪除,謝謝您的關注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