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要超越光速星際旅行需要什麼(史上最強星際旅行)
2023-04-27 07:02:12
由郭帆導演、吳京等參演的《流浪地球》正在熱映,據說有望超過《戰狼2》。後者已經牛的不行,《流浪地球》被稱為繼《戰狼2》後又一高舉「愛國主義」的「好萊塢式」大製作。實際觀感到底如何?
首先從場面看,那絕對夠宏大、夠氣魄,落下《後天》許多條街。而且建立「地下城市」和「1萬座地球動力發動機」「點燃木星推動地球」「地球流浪2500年」……的奇思異想也足夠科幻。這一切,本是好萊塢的拿手戲,煞有介事的演給世界各地的觀眾看,狂賺美元,順便傾銷美式價值觀。而今,卻被中國電影人所掌握,玩得不亦樂乎。
我的觀影地點在濟南恒隆廣場東塔、百麗宮電影院內,條件公認很好。電影放映前,每人發一副3D眼鏡——以後的「大片」,是不是都要有3D眼鏡?不知道。8歲的女兒戴上之後,大睜著眼鏡堅持看了約20分鐘,就堅持不下去了,拿掉3D眼鏡玩起了抖音,她害怕。
我看了三十幾分鐘,鏡頭上漫天飄雪的世界末日般畫面吸引了我,巨大的機器、發動機轟鳴,令人震撼,場面出離想像。加之聲音實在是大、噪雜、緊張……影院的光線、溫度、環境又都適合……加之前一天晚上沒睡好,終於忍不住睡了!還打起鼾來,在影片的起承間隙,清晰可聞。
小憩大約一二十分鐘,醒來繼續看。好在,《流浪地球》敘事條理比較清晰,並無多少銜接的困難。再無困意,直到看完,意猶未盡。倒是妻,一直看的投入,回家時還興致勃勃地分享觀感。
上次進電影院看《戰狼2》,距離上映已經很長時間了,算是撿了個尾。濟南百麗宮影院內放映廳內並未坐滿,讓我有些意外,不是說好火爆嗎?後來想想也正常,循環放映嘛,哪有那麼多人。這次,大廳同樣只坐了一半兒座,可以輕鬆的選個好位子觀影。整個放映過程中,身前身後的觀眾都很投入,伴隨驚呼和議論。看來《流浪地球》的情節抓住了觀眾。在劇情的高潮部分,我還聽到後座觀眾激動的抽泣之聲。
這是我對觀眾反應如實的描摹。
觀後,與百麗宮影院董總微信交流,她說,自己平時會在朋友圈推薦自以為好的片子,《流浪地球》當然是她推薦的。或許在技術上,與好萊塢的最高水準尚有很大的差距。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種影片在日本、韓國本土,是絕對拍不出來的。為什麼這麼肯定呢?不是技術甚至是國力的緣故,而是只有大國、大國!才有如此的氣度和眼界,去勾勒如此宏大的電影場景。這種天馬行空般的科幻想像,只有世界大國的影視導演團隊才能有。就如日韓等國,無論如何努力,最終也成不了世界領袖是一樣的。即便美國人,也要欽佩中國,因為他們從未有過管理一個十幾億人口國家的能力。董總說,今天,美國的好多的大片都要依賴中國收回成本,「我們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就從一個微不足道的電影市場,變成世界上的第二大電影市場。」
看過《流浪地球》的人都感覺,影片中「植入」因素很多。
在資深影迷濟南百麗宮影院董文欣總經理看來,國家意志在美國片中的植入才厲害呢,到處都是「美國第一」。而中國電影,才只是做了一點點兒。只要敢於領先,作品好,觀眾還是願意為此買單的。這次拍攝《流浪地球》,製作方只花了3.5億元,大約5000萬美元,投入成本也就是美國電影一部中等製作的成本。產出卻已輕鬆達到幾十億。小投入,大產出,才是中國電影牛掰之處。
伴隨著中國電影的崛起,影視全產業鏈都在快速發展。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一系列科幻書籍熱銷,其敘述情景特別宏大,據說連歐巴馬都是他的書迷。豐厚地文學創作給養成為電影藝術的源頭活水,為這場燎原之火不斷添薪。當下的中國電影,正呈現出「滿園春色關不住」的喜人勢頭。
(壹點號 老喬遊記)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