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向東發展的規劃(讓大西安發展飛速)
2023-04-27 06:52:57 2
9月28日,歷時三年建設的西安外環高速公路(南段)建成通車,標誌著全長270公裡的西安外環高速全線建成。西安外環高速公路對緩解西安繞城高速交通壓力有著重要作用,在便捷市民出行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優化著城市的空間布局。
外環高速示意圖 ©圖源 西安發布
路,最早見於金文,基本字義為道,即往來通行的地方,亦有思想或行動的方向、途徑之意。人類的發展史從某種意義上說便是一部修路史。道路方便了貿易和往來,是經濟發展的先導性因素。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令大將蒙恬修築「秦直道」。除了秦直道,秦朝還有由首都鹹陽通往全國各地的道路「馳道」。秦帝國道路總長度達6800公裡,促進了各地的物資交流和商業發展。
地鐵西安站 ©圖源 西安發布
21世紀的今天,西安擁有了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系統。從以西安為中心的「米」字形高鐵骨幹網絡,到三期規劃正緊鑼密鼓建設中的西安地鐵,再到三期擴建工程高效推進中的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從天上到地下,從城市與城市的連通到城市內部的高效出行,西安,正在用不斷更新完善的立體交通系統,連通著西安與周邊城市的協同發展,也連通著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每一個個體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歸屬感。
以前,路在腳下。現在,路可以在空中,也可以在地下。狹義的路,是道路、交通。而廣義的路,是發展中的變化革新,是不斷尋求新的「發展」之路。
開放之路
一座城市的開放程度體現著城市的發展包容度,也決定著城市發展的可持續性。人們對西安的一般印象,是古城,是歷史,是文化。而在印象之外,西安也是以製造業為主體的工業城市,不斷深化的開放為西安帶來的,是源源不斷的新機遇,是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不斷邁上新臺階的產業升級。
中歐班列長安號 ©圖源 西安發布
《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明確:全面推進西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支持西安國際港務區打造中歐班列跨境電商集結中心。加快西安國際港務區國家進口貿易創新示範區建設。推動西安、渭南、洛陽、鄭州深化交通互聯、產業互動、要素流通,建設鄭(州)洛(陽)西(安)高質量發展合作帶。
截至9月27日,2022年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已達3005列,比2021年提前了13天。中歐班列長安號自2013年首開以來,運營質效逐年跨越式提升,線路覆蓋中亞南亞西亞和歐洲全境,開行量、貨運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標穩居全國第一。
一個不斷深化開放的西安,正在以兼收並蓄的態度和嶄新的面貌,迎接新的發展機遇。一個活力迸發的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正呼之欲出。
創新之路
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格外重視自主創新,推動我國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製造強國轉變。
西安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地位,著力打造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構建協同創新體系。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輻射效應和帶動效應日益顯現。
《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指出:布局建設大型綜合性陝西實驗室體系。打造都市圈科技創新聚集區。加快西安高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硬科技創新示範區建設。推進大學科技園建設,培育壯大高校創新轉化平臺。
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 ©圖源 西安發布
2020年3月,西安市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科技部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發布的《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1》中,西安市以第七位居全國十強創新型城市。2021年末,全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7140家,是2012年末的十餘倍。
一個持續創新的西安,以內在的源動力給予發展新的活力,以新的活力尋求新的突破。一個新動能強勁的國家創新名城,將成為西安的新名片。
綠色之路
現代都市在飛速發展的同時,環境汙染、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社會管理等問題也隨之凸顯。解決城市發展中的問題,在不破壞的前提下對城市進行「更新」,打造綠色、宜居、智慧、人文、幸福的現代城市,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題中之義。
幸福林帶 ©圖源 西安發布
近年來,西安在建設宜居幸福城市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而奮進的步伐。一批批老舊小區完成改造,「智慧社區」加快建設,便捷高效的管理和民生服務體系逐步形成。城市面貌不斷更新,人民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古城西安從全國人民心目中的旅遊目的地,變成大家心中「嚮往的西安」。越來越多的外地人才紮根西安,西安也在宜居幸福的路上砥礪前行,不斷滿足大家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提出:推動西安中心城區瘦身健體。有序疏解中心城區一般性製造業、區域性專業市場和物流基地等功能與設施,注重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加快建成15分鐘社區生活圈。保護城市歷史文脈。
西安幸福林帶是全國最大的城市綠道,這個延綿起伏的「金絲帶」,將地上生態景觀、地下公共空間、城市交通網絡有機串聯起來,形成獨具特色的「世界級立體中央公園」。幸福林帶還通過地上運動空間、地下運動場館相互結合、相互配套、相互補充的思路,來滿足遊客和周邊居民的全民健身需求。隨著幸福林帶等重大生態工程建成開放,西安的綠色、幸福指數也將越來越高。
©圖源 西安發布
高質量發展是2017年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的新表述,表明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是「思想或行動的方向」之路。
2020年,西安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突破萬億大關,成為西北首個GDP過萬億的城市。西安GDP實現了從高速到中高速的平穩換擋,增速從10%以上平穩過渡至10%以內。西安統籌推進經濟提質增效,實現了經濟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全市綜合實力、社會生產力、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升。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密集的高速公路拉近城市之間的距離,軌道上的都市圈圈起幸福生活,解決「最後一公裡」的公交系統增強幸福感、獲得感。相信在十四五期間,西安的道路交通系統會越來越完善,我們的出行將更加便利;西安高質量發展的路也會越走越好,我們的幸福感將愈加強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