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寓意和傳統 立夏的特點
2023-04-27 07:27:52 2
說到立夏大家一定會從字面上來看是不是就是說立馬就要到夏天了,其實這種說法也是非常合適的,因此立夏一到天氣就會比較的炎熱,因此立夏節氣的寓意和傳統會是怎麼樣呢,立夏節氣的含義是什麼,那麼接下來大家就隨小編一起了解看看~
立夏節氣的寓意和傳統
立夏節的寓意就是正式的進入了夏天,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立夏節氣在每年公曆的5月5日或6日。立夏這個節氣在戰國末年就已經確立了,它預示著天氣馬上會變的炎熱,雨水也會增多,農作物也到了茁壯成長的階段。
立夏節氣的傳統習俗有很多,相傳在古代,在位的帝王經常會在立夏這天舉行祭祀活動來期盼豐收。人們還會將瘦肉、豌豆等食材製作成「立夏羹」寓意著去除溼氣。立夏習俗中的立夏蛋,食用後還有助於提高兒童的食慾。
立夏還有秤人的傳統,村中的領頭人會在家門口掛上一個大秤,然後整個村子的人輪流用椅子來秤體重。如果體重增加了,就稱為「發福」,體重減少了就稱為「消肉」,在秤的同時還需要說吉利的話祝福。
立夏的特點
一、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二、立夏前,大多數氣溫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風,蒸發強烈,大氣乾燥和土壤乾旱,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
三、農諺說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掛。」立夏後,是早稻大面積栽插的關鍵時期,這時期雨水來臨的遲早和雨量的多少,與日後收成關係密切。
立夏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螻蟈鳴。螻蟈,小蟲,生穴土中,好夜出,今人謂之土狗是也;一名螻蛄,一名石鼠,一名螜【音斛】,各地方言之不同也。《淮南子》曰:螻蟈鳴,邱螾出,陰氣始而二物應之。《夏小正》:三月螜則鳴是也。且有五能,不能成一技:飛不能過屋;緣不能窮木;泅不能渡谷;穴不能覆身;走不能先人。故《說文》稱鼫為五技之鼠。《古今注》又以螻名鼫,鼠可知。《埤雅》《本草》俱以為臭蟲,陸德明、鄭康成以為蛙,皆非也。
蚯蚓出。蚯蚓即地龍也【一名曲蟺】,《歷解》曰:陰而屈者,乘陽而伸見也。
王瓜生。《圖經》云:王瓜處處有之,生平野、田宅及牆垣,葉似栝樓、烏藥,圓無丫缺,有毛如刺,蔓生,五月開黃花,花下結子如彈丸,生青熟赤,根似葛,細而多糝,又名土瓜,一名落鴉瓜,今藥中所用也。《禮記》鄭元注曰:即萆挈。《本草》作菝葜,陶隱居以辨其謬,謂菝葜自有本條,殊不知王瓜亦自有本條,先儒當時如不檢書而謾言者,可笑。
關鍵詞: 立夏 寓意 傳統 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