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縣古蹟標誌(唐河勝跡孤峰突起)
2023-04-27 11:38:14 2
不知不覺唐河勝跡已經更新到第16期了,今天要給大家放大招了,這個景點明朝時期張三丰就為它寫過詩:「白石磷磷繞澗泉,蒼松鬱郁鎖寒煙。碧桃花發朱英秀,別是人間一洞天。」
馮雲異也曾寫詩讚道:「山下無泉山上淵,不消不溢水常然。黃龍潛此豈無用,紫玉得名信有年。獨峙孤峰分楚豫,每將霖雨生雲煙。安能鬱郁久居此,霹靂一聲飛九天。」
看了這兩首詩,有些朋友就猜出了今天要講的是紫玉山。
紫玉山又名紫薇山,位於唐河縣湖陽鎮南5公裡,豫240線以東,南北長1.5公裡,東西寬1公裡,海拔338米,是河南、湖北兩省的界山,與湖北棗陽境內的唐梓山遙遙相望。因山中曾出過一塊方形紫玉而得名。該山孤峰突起,傲然挺立,故有唐河「南天一柱」之稱。
紫玉山旅遊風景區地處鄂豫兩省結合部,與「316」國道相連,系兩省古今交通要塞,北通陝、甘、晉、冀數省,南貫湘、贛、廣、桂等地,來往車流量日達3000餘輛次,旅遊觀光十分便利,紫玉山不僅在中原數省遠近聞名,而且在海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
相傳古時有一能工巧匠,將山上一塊紫玉雕成供桌,置於峰頂寺內祖師爺神像前,因此得名紫玉山。
紫玉山地處平原之間,孤峰突起,孑然獨立,有「唐河南天一柱」之稱。它面目俊秀,奇俏英武。從遠處望去,山上蒼松翠柏,鬱鬱蔥蔥。春天過後山花爛漫,絢麗多姿。萬綠叢中,雜間幾枝藤花,嫩紫之色,映日成彩,微風過處,松濤澎湃,花影嫋娜。
紫玉山由東南西北四個山頭組成,形似梅花,山勢奇異。山北坡懸崖兀立,挺拔陡峭。黑石四處可見,姿態萬千。有的如黑虎竄躍下山,有的如黑鷹欲擒食物,有的如黑牛力敵千鈞,有的如黑漢立地頂天。順著西面崎嶇的山路左拐右拐地向上爬,到達山頂已使人揮汗如雨。
紫玉山上有許多名勝古蹟,山頂有頂峰寺,南坡有摩側寺,北側有般若寺,故有「一山擔三寺」之說。頂峰寺大殿四間,簷牙高啄,五脊六獸,雕梁畫棟,古雅生輝。寺內供奉著祖師像,東西兩側各有陪房六間,道士住房六間。山頂有兩潭,即黑龍潭和黃龍潭,一水發黑,一水濁黃,被人稱為「紫玉龍淵」,雅景誘人,被稱為唐河古代八大景之一,。山上立有東漢驃騎大將軍、參遽侯杜茂的功名碑,碑上有讚美該山風景詩一首:「一山擔三寺,二柏龍鬚花。新店千眼井,九冢十八塔」。三寺即為頂峰寺、摩側寺和般若寺。二柏龍鬚花是指南坡有喇嘛庵,殿前有兩棵柏樹,樹下有一種花草,藤攀樹幹而上,花絲倒垂,猶如龍鬚。春季開花,呈紅黃色,名龍鬚花。第三句是指山下的新店街過去菜園很多,相隔二三十米就有一口井,澆起水來頗為熱鬧壯觀。九冢十八塔是指山西北部有九座漢墓冢,高低大小不一。西坡有十八個和尚墓塔,形式各異,石塔上雕有花紋和佛像等。四句有趣的數字詩概括了紫玉山的秀麗風景。
另外,山上還有不少傳說景觀。石室笑佛,室為人工鑿成,室內有面帶笑容的石羅漢一尊,似在歡迎遊客的到來。樊重石室,王莽時劉秀的外爺樊重在山下新店村居住,其人很孝,因他的母親害怕打雷,樊重就在紫玉山鑿一石洞,夏季叫他母親住在裡邊避雷。餵馬糟和蒸饃簍,兩物均為大理石鑿成,在黑龍潭旁邊。和王莽作戰時,曾在此山駐紮,後人鑿此兩物以作紀念。
2015年2月,唐河衛校歐文燦、蔡之零二人首先在山西北坡一帶發現穴狀巖畫,是繼上世紀80年代發現新鄭具茨山巖畫、2010年發現方城巖畫、2014年發現鴨河巖畫之後的又一重大發現,這些發現又一次豐富了中原巖畫的內容。
紫玉山每到農曆三月三日起廟會,周圍地區及湖北武漢、孝感等地的善男信女紛至沓來,朝拜祖師爺,觀看奇異風景,多時達萬餘人。
唐河勝跡
紫玉山
門票:未知1.4米以下兒童免費70周歲以上老人免費、軍人憑有效證件免費景區開放時間:不詳
來源:唐河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