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胰腺脾腎在人體位置(大腸肝膽胰腺的生理作用)
2023-05-25 13:05:41 1
大腸分為盲腸、結腸和直腸。盲腸入口處有一回盲瓣,使大腸內容物不會倒流入迴腸。在盲腸下內側有一闌尾,常常易因食物殘渣堵塞發生炎症。結腸分為升、橫、降、乙狀結腸幾個部分,呈「門」形,結腸具有結腸帶、結腸袋、腸指垂幾個特徵。大腸對小腸消化吸收後的殘渣進一步吸收水分和無機鹽,使它濃縮成糞便,大腸腺也能分泌粘液以減少糞便通過時的摩擦,黏膜有炎症時,分泌粘液增多,糞也可見粘液。大腸正常時是有菌的,主要是大腸桿菌,它不引起疾病,能合成維生素K和某些B維生素給身體利用,而大腸腐敗分解作用產生的氨胺類、硫化氫等對身體有毒的產物,則隨著糞便排出體外。
直腸是大腸的末段,開口於肛門,近肛門的黏膜下層組織有豐富的靜脈叢,如此處淤血擴張就成痔,以齒狀線為界上為內痔,下為外痔。直腸後面是骶、尾骨,前面毗鄰的器官男女不同,男性為膀胱、前列腺、精囊,女性為子宮和陰道。所以直腸指檢可以間接觸知男性的前列腺和精囊,女性可以摸到子宮頸。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它大部分位於右下肋和上腹部,小部分在左肋下。肝右下緣上超過肋方下緣,部分在劍突下方顯露,幼兒則肝下緣常常超出肋方。肝質柔軟表面光滑色紫紅,其下面有「H」形的溝,橫溝是肝門,有門動脈,肝動脈、肝管、神經、淋巴管的出入口,膽囊在右縱溝的前半部。肝細胞有分泌膽汁功能。膽汁含膽鹽、膽紅素、膽固醇。膽鹽參與消化脂肪,能增加胰脂酶的活性,使類脂質成為微小脂粒易於吸收,並有助於脂溶性維生素A、D、K的吸收。肝臟還對糖脂肪蛋白的代謝有重要作用,是貯存肝糖原、維生素的場所,對身體許多代謝產物和藥物具有解毒作用,它的網狀內皮系統又是身體的防禦機構之一。膽囊接受肝管引流來的膽汁,它起著貯存和濃縮膽汁的作用,進食後(特別是進食脂肪食物後)膽囊收縮,膽道口的括約肌鬆弛膽汁就由膽囊向十二指腸排空,參與消化。
胰腺是一重要的腺體,分頭、體、尾三部分,膽管與膽總管共同開口於十二指腸乳頭,它分泌的胰島素直接進入血液,對血糖起調節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