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和蒙古族故事(滿族行旅中的騾馬馱子)
2023-05-25 08:38:32 1
滿族行旅俚俗之騾馬馱子
作者富察寶仁
大東北山巒險峻,逶迤萬裡之遙,無論是長白山還是大小興安嶺,到處是重巒疊嶂、嶺峻山高。夏日,這裡是綠海無邊,冬天則是林海雪原,萬裡皆白。賴之以生、賴之以死的滿族先民,世代逐獸捕魚而奔波於此白山黑水之間,形成了許多具有北方民族特色的行旅俚俗。
早年間鄉下沒人修路,道路都是坑坑包包的,夏天雨時到處都是泥濘,牛車馬車都難以通行,故而有「騾馬馱子」在山區或雨季大展身手。「 騾馬馱子」人們又稱之「騾垛子」或「馬幫」,領頭的則稱「垛爺」或「幫頭」。人們把貨物捆載在 馱 鞍 上 ,行 山 道 涉 河 溝 猶 如 平 地 ,雖 然 速 度 慢 點 兒 但 總 比 人 抬 肩 扛 要 好多了。
早年間,車把式們有句行話:「 船到碼頭車到站,到站就住大車店。」車老闆到了大車店就像到家了,馬上就會有小夥計滿臉笑容地迎上前來,幫你牽馬、卸車、添草、餵料,忙乎完這些還會幫你搬鋪蓋、打熱水,嘴裡還不停地問寒問暖 打 招 呼 ,真 讓 人 感 到 親 切 。車 馬 騾 馱 多 了 ,自 然 就 出 現 了 一 種 特 殊 的 客棧——大車店,專門接待車馬騾馱拉貨的客商或車老闆。
東北有句俗語:「 大店掛幌子,小店掛羅圈。」大車店掛的雖然是「羅圈幔」為幌子,但絕不是小店,每個大車店都佔地有一兩千平方米。大車店裡都設有馬棚、牛圈、草料房、夥房,和大小好孬不等的客房。
當年,紅火一時的狗爬犁、馬爬犁、老牛車、洋馬車、騾馬馱子,隨著時代的發展,都已成為過去的歷史;那種來自大車店的,人歡馬嘯的喧囂、熱鬧也早已沉寂多年。今天的人們似乎都難以想像,早年關東行旅的那些昔年往事。
滿族文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