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暴力多可怕你知道嗎(網絡暴力太可怕)
2023-05-25 03:04:29 1

實在難以想像……
職業生涯還沒怎麼開始的06年小演員▽

已經遭受著這樣的網絡霸凌了▽


匿名的惡意到底有多恐怖???

陶奕希▽
14歲的小主人公,藝名小櫻桃。

最出圈的角色,小戲骨版《白蛇傳》的白素貞,

舉手投足有趙雅芝的神韻,哭戲也略可,

這些年演過不少角色的幼年版,
像是《知否》的少年盛墨蘭,
《新白娘子傳奇》的小白素貞…

小姑娘從小學民族舞,後來轉街舞,
形體優勢在劇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生活中自然也處處是亮點。


她一邊抽空拍戲,最近復工還去了劇組,

一邊堅持學習,在家也是讀書健身兩不誤,

然而……
這兩天冒出了一個匿名網絡爆料。

據爆料博主描述:
學校舉辦運動會,一貫是初一坐在操場旁被曬,初二初三坐在主席臺。
但小美女入學的一屆卻改了,
初二在去年被曬之後還要繼續,初一初三就能躲陰涼,
最後矛頭被甩到了小美女那兒,
一群人針對一個人的討伐開始了。

從網上的汙言穢語,

到現實中的直接孤立,

蜂擁而至的惡意持續了好幾天…

唯一慶幸,校園霸凌並沒有持續到現在,
這件事已經是一年多以前,
小美女後來讓自己看起來毫無特別之處,
慢慢和同學們打成一片……

為啥肯定人家是陶奕希呢?
一方面,年齡和地址對上了▽
爆料博主今年初三,在浙江台州讀書;
陶奕希今年初二,在浙江台州讀書。
另一方面,細節也對上了▽


網際網路還是有記憶的,
當年的公開謾罵也被翻找了出來。

支持罵人的朋友並沒有實際證據,
會反過來怪陶奕希:
「為什麼大家都覺得是她?肯定是有理由的!」


橘看了這麼多帖子,
發現她之所以成為眾矢之的,
是因為事多,成績差,化妝,家裡有錢…


事後盤算,反倒是再高几屆的前輩替她說話:
運動會座位是學校老規定,不人性化罷了。


以這匿名爆料作為契機,
大家才發現她一直承受著什麼。
從17年開始就有黑粉,
主力軍年齡都不大,


這樣的數字,並不夠直接,
惡意具體落到一個人的頭上,
還得看這位如何詆毀陶奕希▽
混跡論壇的黑粉叫「雲想衣裳花想容」,
原作者李白的棺材板都要壓不住了。
嘲心機?
沒有事例,只有感覺——
「想紅想瘋了」?

「像哈巴狗一樣討好」???

「玷汙兩歲小孩子」??????

嘲長相?
明顯更在意——
「蛇精老驢臉」……


「給別人洗腳的惡毒女配」………


「以前沒人說過她好看」………………

還要不斷拉出其他女星做比較——
同為小戲骨系列,

同為童星,

同為相仿的年紀,

小心思其實一眼就能看出來,
這位不過是想讓大家相信,
陶奕希長得一點都不好看,還是壞女孩?
毫無說服力。
讓人感覺「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確實……
這位也只是一個行為跟不上心思的初中生,

「吹噓」不會用,

「李紈」也打錯,
作為同學的同學,
說陶奕希個頭矮小,顏值偏下…

作為偏執的網友,
把05後女孩演員叫做「母蘿莉」,
把提出異議的人叫做「老娘們」,

任何正常人都會有的反應,在他嘴裡…


???????
是我跟不上這一屆新世代的腦迴路了嗎?

橘單方面覺得不是。
這位初中生只是一個代表,
那些人藏在ID之後,
認為真實和網絡隔著天塹,
毫無畏懼地展現低俗言論,
只需要拋棄帳號,就能順利脫身。

畢竟,這種程度的網絡暴力其實很常見,
不止「雲想」對陶奕希的一對一輸出。
冰清玉潔四胞胎▽
選秀節目上抱團選C位被罵,
節目下大姐因為小三風波退出,
有無數個被網友diss的嘲點。

但連坐和蕩婦羞辱,居然還有這個點讚量?



……

秦牛正威▽
《青春有你》被分到rapper組的reader,
作為愛豆,暫時沒有業務能力可言,
再加上之前的錄音羅生門事件,
爭議一直是存在的。

但一邊罵得想吐,還一邊窮追不捨?





……

張大大▽
作為主持人,
節目上伶牙俐齒,風格浮誇,愛懟人,
私底下有謎一般的娛樂圈好人緣,
只是從有姓名開始,觀眾緣就沒怎麼上過線。

但當他訴說低落,居然有這麼多人想讓他去世?



……

還有孟子義▽
以前再多爭議,
最直接的導火索還是出演《陳情令》溫情一角,
從疑似加戲(有路透)開始,
加戲確實影響劇集,可以理性指責,
但後來毫無邏輯的指控滿天飛…


劇播完半年,風波還是沒停。
發個疫情相關?

依舊是詛咒…


發自己的照片?

永遠是換臉論…

發個作品宣傳?

熱評前排全在嘔吐…

幫男性友人轉發宣傳?

果然出現了水性楊花的指控…

就連過個生日?

都要被祝福「忌日快樂」…


不是因為角色生恨,就是恨這個人。


如果這些都不叫做網絡暴力……
大概有人要反問:
難道大眾就沒有評價明星的權力了?
當然不是。
網絡暴力≠對事實本身進行有原則的批評
網絡暴力=借事對個人進行隨意辱罵攻擊
有多少人在他人評論區裡發洩,轉身回去又歲月靜好…
如果需要對自己言論負責,這些話還敢說嗎?
在網絡實名制之前,
請把何老師這句話掛在床頭:
「讚美的話可以脫口而出,詆毀的話要三思而後行」


每次發出批評之前會停下來想一想:
敢把類似內容發在熟人都知道的朋友圈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