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個人畫展(遇見藝術遇見悲鴻)
2023-05-25 07:21:56 1
中國美術報網 王雪茹
徐悲鴻是中國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史上的傑出人物。他是偉大的素描大師,他把素描從一種繪畫手法變成了一個學科;他是偉大的油畫家,他振興了人物畫在油畫、國畫、素描領域的復興;他是偉大的書法家,他的畫名掩蓋了他的書名;他是偉大的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他的藝術思想、藝術創作均取得了跨時代的成就,徐悲鴻的一生是值得學者研究和探索的。
徐悲鴻 六駿 94×177.5cm 1942年作(文後有作品詳細介紹)
2018年在中國美術館和中央美術學院兩場重要的徐悲鴻作品回顧展之後,保利藝術博物館在眾多資深收藏家的支持下,將民間收藏的最為精彩的徐悲鴻作品集結於保利藝術博物館,其中有晚年最重要的代表作《九州無事樂耕耘》以及從未露面的兩件博物館級別的藏品——《六駿圖》和40年代遊印度所繪油畫《喜馬拉雅山全景》。此次展覽得到了徐悲鴻家屬及公共機構、各研究院和全球徐悲鴻作品收藏家的大力支持。
徐悲鴻 喜馬拉雅山全景 1940年作 37x93.2cm 布面油畫
(文後有作品詳細介紹)
2018年4月25日,「百年教育 百年悲鴻——徐悲鴻作品珍藏大展」在保利藝術博物館拉開帷幕。開幕式於當天下午3:30在展廳舉行,出席開幕式的嘉賓有徐悲鴻藝術委員會秘書長廖鴻華,徐悲鴻長孫徐小陽,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書記楊傑,文化部研究室研究員、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主任楊先讓,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傳席,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中國美協理論研究會委員朱萬章,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研究院主任、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洋,中國美術館研究與策劃部負責人邵曉峰,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理論出版部主任、悲鴻生命設計大展策展人紅梅,中國寫實畫派創始人之一王沂東,中國寫實畫派創始人之一艾軒,中國著名畫家史國良,著名作家、書畫家吳歡,收藏家李志遠以及各位徐悲鴻藝術愛好者。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
展覽現場
北京保利拍賣執行董事趙旭
北京保利拍賣執行董事趙旭在開幕式中介紹到:徐悲鴻先生與北京保利拍賣淵源很深,今年迎來了「徐悲鴻年」,保利也非常榮幸能夠舉辦此次展覽。而且2005年以後廖靜文先生的藏品只有一次拍賣記錄,而唯一的一次拍賣就是在北京保利進行的,且拍賣所得均捐於廖靜文基金會。
此前保利與徐悲鴻紀念館、徐悲鴻藝術基金會聯合組織出版了徐悲鴻系列畫集《徐悲鴻師生作品集》、《徐悲鴻作品集》、《徐悲鴻作品集(續一)》、《徐悲鴻作品集(續二)》,整理呈現民間珍藏的徐悲鴻珍貴畫作。趙旭表示保利拍賣有可以匯集全球頂級徐悲鴻作品的資源與實力,此次展覽的每件作品都十分重要,相較於中國美術館和中央美術學院的徐悲鴻大展,此次展覽在組織上更加不易。之前兩個大展以徐悲鴻館藏作品為主,而此次均為民間收藏珍品,展覽受到了李志遠、劉益謙等藏家的大力支持。
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主任楊先讓
徐悲鴻長孫徐小陽也表示,保利在推廣徐悲鴻藝術方面做了很大的貢獻,此次展覽讓自己很震撼,從藏家手裡將珍貴藏品徵集過來且沒有任何商業意圖確實不易。
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主任楊先讓也很感慨,他就徐悲鴻的生平講述了徐悲鴻對藝術的執著追求且表達了廖靜文先生在徐悲鴻藝術生涯中的重要作用。通過這次展覽可以欣賞到很多從未見到過的民間收藏的徐悲鴻精品甚是榮幸。他認為徐悲鴻是中國的驕傲,是美術界的驕傲。廖先生激動地說到:文學界有個魯迅,戲劇界有個梅蘭芳,美術界有個徐悲鴻,足矣!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此次展覽的五十餘件畫作集中代表了徐悲鴻繪畫的最高成就,部分畫作也將會被收錄於《徐悲鴻全集》中。此次展覽作品中除了最引人注目的《六駿圖》與《喜馬拉雅山全景》兩件代表了徐悲鴻在中國畫和油畫創作的巔峰水平的作品外,2011年曾以2.668億元成交的《九州無事樂耕耘》也再次展出。其它精彩畫作還包括《群馬圖》、《古柏雙駿》、《十二生肖冊》、《吼獅圖》、《四鵝圖》、《落花人獨立》、《四吉圖》、《奔馬》、《自畫像》等。此次展覽也被認為是近十年來民間舉辦的最大規模的徐悲鴻收藏展。
據悉,此次展覽將展至5月10日。
嘉賓合影
部分參展作品
徐悲鴻 九州無事樂耕耘
鏡心 設色紙本 150×250cm 1951年作
《九州無事樂耕耘》是藝術大師徐悲鴻晚年最重要的代表作,是郭沫若紀念館曾經收藏的二幅國家一級文物(書畫作品)之一,也是民間珍藏的徐悲鴻最重要作品。整幅將西畫中的造型方法和中國畫的筆墨相結合,既有準確生動的造型,又有靈活多變的筆墨,乃為一幅結合中西畫法精髓的寫實主義佳作。
2011年曾以2.668億元成交。
徐悲鴻 喜馬拉雅山全景
布面油畫 37x93.2cm 1940年作
《喜馬拉雅山全景》是繼《放下你的鞭子》、《愚公移山》、《珍妮小姐》之外,徐悲鴻在抗戰時期流散在星馬地區的又一重要油畫,也極有可能是現存唯一一幅以喜馬拉雅山全景為題材的作品。此畫的境遇和同年創作的《愚公移山》一樣,1940年在印度創作完成後被帶回新加坡。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新加坡危在旦夕,徐悲鴻離開之前經友人協助,將不易隨身攜帶的40多幅油畫及個人收藏的字畫、書籍等,埋在崇文學校羅弄泉的一口枯井內,戰爭結束後,枯井藏畫被悉數挖出,但並未回到中國。據徐悲鴻紀念館館長廖靜文女士研究,《喜馬拉雅山全景》就出自上述枯井藏畫。
徐悲鴻 六駿圖
設色紙本 鏡心 94×177.5cm 1942年作
《六駿》繪製時間是1942年,本年初徐悲鴻由南洋抗戰募款後順利回到祖國,途經雲南等地後來到重慶,與因抗戰輾轉遷往重慶的中央大學藝術系師生再次匯聚,此時抗戰大後方地域文化藝術界對於徐悲鴻的歸來滿懷積極期待,在這樣的社會環境和時代氛圍中,徐悲鴻進入個人藝術生涯中最為成熟和穩定的階段。
《六駿圖》繪製時間是1942年,取材於中國古典詩體——《樂府詩集》中《郊廟歌辭》之《天馬歌》。《六駿圖》是目前可知的唯一一幅珍藏於民間的徐悲鴻巨幅畫馬《六駿》作品,它與徐悲鴻紀念館藏的《群奔》為同一年所繪,畫幅大小基本一致,近15平尺的橫幅畫面,構圖呈現反轉對應關係,精湛絕倫的畫藝和古典詩意交相呼應,堪稱徐悲鴻一生中畫馬的集大成之作。《六駿圖》流傳與收藏也是充滿了傳奇色彩。20世紀四十年代,蘇格蘭的飛行員和妻子來到中國援助抗日,49年直接從徐悲鴻處購買下《六駿圖》,80年代著名古董商從蘇格蘭飛行員家中購得,此後再轉至美國藏家珍藏二十餘年至今,一直未曾露面。
徐悲鴻 群馬圖
設色紙本 立軸 97×98cm 1974年作
《群馬圖》創作於1939年畫上題跋「水草尋常行處有,相期效死得長徵」抒發了他在顛沛流離、處境艱難的時候,仍渴望報效國家的心情。題籤中的「七六退叟管震民」即是徐悲鴻抗戰期間在馬來亞檳城的友人管震民。1941年初,徐悲鴻在當地與一位鄧小姐訂婚,以佛教儀式進行,即由管氏任證婚人並主持儀式,由此可見他們交誼之深,且受徐悲鴻所敬重。這件作品亦為「袖海樓」舊藏,著錄於1974年香港南風美術社出版的《瀛海遺珠——袖海樓楊啟霖先生藏畫集》。
徐悲鴻 古柏雙駿
128.5×76.5cm 設色紙本 鏡心
《古柏雙駿》中的款識「廿六年夏寫兩古樹於南京,九月畫以雙馬於桂林即攜赴渝足成,時倭傾師攻徐州,我心憂傷, 惄焉如搗,悲鴻。」不過短短的兩句,卻側映出國家最為難熬的一段時光,徐悲鴻先生圖中所繪的雙柏寫於1937年九月的南京。此作上款人陳振永,抗戰期間曾捐贈軍機,獲頒蔣介石紀念章,並獲徐悲鴻寫贈。關於陳振永的生平及事跡,其女兒於1997年馬來西亞出版了《陳振永傳記》,吉隆坡暨雪蘭莪中華大會堂執行長陳亞才編著了《從苦力到百萬富翁:陳振永1873-1947》。
展覽信息
百年教育 百年悲鴻——徐悲鴻作品珍藏大展
展覽時間:4月25日—5月10日
展覽地點:新保利大廈雲樓十層
主辦單位:保利藝術博物館
本文章來自中國美術報網APP
查看更多藝術資訊請下載中國美術報網APP
中國美術報網網址:http://www.zgmsbwe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