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天仙配紀念地(天仙配故事發生在馬鞍山博望丹陽鎮董山裡村)
2023-05-25 22:56:05 1
掐指一算
一年一度的七夕節越來越近了
說到七夕
就不得不說著名黃梅戲《天仙配》
「家住丹陽姓董名永……」
看到《天仙配》中董永的這句唱詞,
人們自然想起
董永與七仙女那段悽美而動人的愛情傳說。
那麼,
唱詞中的「丹陽」在哪?
它就在現在的
馬鞍山市博望區丹陽鎮董山裡村,
而董永也確有其人
董山裡就是董永的故鄉
董山裡村地處馬鞍山市博望區丹陽鎮,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毗鄰。該村《董氏族譜》記載了歷代董氏家族賢良功德人士,孝子董永名列其中。雖然董永與七仙女的愛情故事是一個傳說,但是該村村民一直都認為歷,董山裡就是董永的故鄉。
據考證,董山裡村就是《天仙配》故事的發源地,這裡至今還保存著一些遺蹟遺物。董山裡村,全村96戶人家都以董姓命名,七仙女與董永的愛情故事千百年來在村子裡代代相傳。
「相傳董永賣身葬父、孝行感天。」董山裡村村民組組長董仁寶說,玉帝第七個女兒被董永「賣身葬父」的孝舉感動,也被他的忠厚老實所打動,從而萌發愛慕之情,嚮往人間幸福生活,下凡與他婚配。七仙女一夜織成十匹錦緞,將董永三年工期改為百日。天上玉帝查出七仙女私下凡塵,降旨七仙女午時三刻返回天庭,派天兵天將來追,夫妻就此悽慘訣別。
漫步在村中的道路上,能看到傅家路、孝子路等,在一片幽靜的叢林中若影若現的七仙亭,述說、傳承著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
《董氏宗譜》
董山裡村民保存著一部完好的《董氏宗譜》,這是一部修纂於民國三十四年、被董氏族人秘密珍藏的家族宗譜,其中確實有關於董永的記載和敘述。如今,每逢三月初一或清明,董氏家族人都會掛起《永言孝思》圖,舉行祭祖活動。
「董永失母,養父,父亡,貸資以葬。」在董山裡村,董仁本老人打開《董氏宗譜》說,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雖然是一個傳說,家譜中並沒有記載,但是他們認定自己就是董永的後人。自他幼年記事起,自己的長輩們就跟他們說起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村莊周邊的很多自然現象都與這個神奇的傳說有關聯。
據董仁本介紹,董永大概是漢朝時期的人,他的祖上也是做大官的,後來因為犯了錯,年幼的董永被父親帶出來逃荒,先後逃亡過山東、河南、山西、浙江等地,最終在馬鞍山市博望區丹陽鎮董山裡村落腳。1952年,安徽劇作家陸洪非等人來董山裡村採風,隨後對《天仙配》劇本進行改編並排成黃梅戲電影。
「在我們村周邊,關於董永和七仙女傳說的印記太多太多。」據董山裡村民介紹,在黃梅戲《天仙配》中,有座七仙山和一座七仙廟,離董山裡不遠也有一座七仙山,山下也有座七仙廟。廟堂正中塑的是玉皇大帝,左邊是七仙女,右邊是董永。董永頭上挽著巴巴鬏,身穿大襟蘭布衫,背著蘭底白花布包袱和紅色雨傘。老先生描述的董永形象,與黃梅戲舞臺上的董永形象無二致。電影中,董永在大大傅村傅員外家賣身打,這個村裡的人仍以傅姓為多。村民們對身邊的遺址並不陌生,村裡的男女老少全都相信,董永就曾在自己的村莊生活過。村民還能根據散落的漢代古磚,講出「孝子坊」、傅員外家老房基位置。
傳說故事
傳說中,董永與七仙女生了一個兒子,八、九歲時同學們嘲笑他「光有老子沒有娘」,孩子回到家住問董永「娘去哪裡了」。董永告訴兒子,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午時,你站在村口西橋上就可以看到你娘。見到母親後,兒子一把抱住七仙女,讓她跟父親和自己一起回家。七仙女含淚說道:我是天上仙女,不能回人間。為了不讓兒子和董永挨餓,七仙女送兒子七粒米,讓他想吃飯時就把七粒米在鍋裡涮一下。兒子回到家中想,七粒米能煮多少飯?便將米一次全倒進鍋裡,眨眼間成了一座飯山,把董永父子埋在飯山中。
董仁本老人在講完這個傳說後說:故事中的西橋就在村頭,飯山在董山裡村東北1公裡處。飯山不高,是一座橢圓形、南北走向的山包。飯山西南盡頭有一座小山,據說那兒就有董永居住的「雖破能避風雨」的寒窯。
大力發展旅遊業
近幾年來,博望區立足民間傳說,高度重視建設董山裡美好鄉村建設,大力發展旅遊業。
據介紹,從2012年3月起,董山裡村啟動「美好鄉村」建設,清淤全村水塘,新建竹林景點和董氏紀念館,書寫創作董永與七仙女故事牆畫,建設七仙亭……通過改水、改廁、改居,通路、通電、通網,種樹、種草、種花,有教、有樂、有醫,使這塊昔日的仙女下凡之地真正「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
博望區還按照美好鄉村建設規劃,著力構建「天仙配文化產業園」,將董山裡村現有的遺蹟、遺物集中加以保護、修復和利用,聯通神話與現實,天上和人間,古代和現代,讓風光更秀麗,讓文化更厚重,讓七仙女曾經嚮往的董山裡,成為現代人的旅遊休閒景點。
2016年10月4日下午,博望區丹陽鎮《董氏宗譜》應邀參加安徽衛視《中華百家姓》欄目。一部密藏了七十多年的重要文物終於與廣大的電視觀眾見面了。
《中華百家姓》以姓氏尋根為主題,以「一周一姓氏,一季一相聚」的形式,還原每個姓氏的傳奇故事,弘揚博大精深的姓氏文化。天仙配故事的發源地——丹陽鎮董山裡村《董氏宗譜》得到了眾多專家和知名學者的廣泛關注。此次董姓專場還邀請了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季羨林研究所所長錢文忠教授;著名文化學者、河南大學文學院王立群教授和中山大學中文系王宵冰教授分別介紹董姓的淵源,變遷等。三位教授要求一定要妥善保存好《董氏宗譜》,這是中華民族的財富,這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財富。
•END•
圖文∣網絡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