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封禪什麼意義(帝王封禪與天對話)
2023-05-24 15:40:39 3
泰山,自古就有五嶽之宗、群山之祖之說,號稱「東天一柱」,屹立東方,更被世人賦予了「天下第一名山」的美譽。相傳,遠古七十二位君主曾來此封禪、祭祀。後來,包括秦始皇在內的6位封建帝王先後前來封禪。同時,逢國家有戰爭、立儲、祈雨、驅旱等大事發生,歷代帝王或親臨、或派重臣到此祭祀,使泰山又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國家祭祀重地,使之有了「國山」的美名。
泰山以山勢拔地通天、自然風景雄偉壯麗、人文景觀古韻悠長而聞名,每年都會有數以百萬計的國內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探幽訪古。他們在遍賞泰山如畫美景的同時,往往會被泰山沿途數量眾多的雄奇古建築、瑰麗摩崖石刻所折服,特別是被與帝王封禪的景物、刻字、傳說深深吸引,大多數遊客心中會不由自主地升起疑惑和不解,帝王封禪到底祭拜的是何方神聖?是玉皇大帝,還是泰山神呢?
首先我們先看看泰山在封禪中扮演的角色。眾所周知,泰山作為「天梯」,是帝王與上天對話的地方。帝王通過神秘的儀式,在泰山頂燃薪向上天傳遞信息,報告自己的豐功偉績、文治武功,博得上天認可,以期得到天帝的準許,授權他代天治理天下臣民,讓老百姓從內心深處信服,並心甘情願地接受他及其子孫的統治,從而取得政權的合法性。泰山實際上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載體和橋梁的作用,因此,泰山神頗受帝王推崇、膜拜。
再說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的說法最早出現於宋朝,相傳與宋真宗封禪泰山有著莫大的關係(稍後再說),他被認為是眾神之王,受「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之託,總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的最高職神,法身無上,統御諸天,綜領萬聖,主宰宇宙。在道家神仙譜系中,「三清」是名義上的領袖,而玉皇大帝才是真正的最高領導人。所以說,秦代至唐代的皇帝封禪肯定不是祭拜的玉皇大帝。
在《史記·封禪書》中,漢武帝登封泰山,是以祭祀太一神的儀式舉行封禮。「天神貴著太一,太一佐五帝」,在這裡五帝指的是東、南、西、北、中五方上帝,是早期的道教尊奉的五位尊神。至唐高宗時,「正月初二到泰山,先祭昊天上帝於山下封祀壇」。玄宗時,禮官學士賀知章認為昊天上帝為君,五方時帝為臣,應有皇帝在山上祭天神(昊天上帝),群臣在山下祭五帝,玄宗從其言。宋真宗封禪時亦祭昊天上帝。
可見,在封禪祭祀中,帝王祭拜的並非是玉皇大帝,更多的是祭拜昊天上帝。昊天上帝的記載最早出現於周朝,據《周禮》記載,昊天上帝為自然上帝,即蒼天。而玉皇大帝是宋朝時,真宗為達到封禪泰山的目的,不僅假借「降天書」,而且還有模有樣地說自己做了一個夢,夢到玉皇大帝,並讓他見到了趙氏的始祖,進一步進行輿論包裝。後來,宋真宗正式封玉皇大帝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
所以說,古帝王封禪、祭祀泰山,真正祭拜的是天帝,即昊天上帝。但是,只有通過泰山才能完成這一神聖的使命,因此對泰山當然也是加以祭祀、頂禮膜拜,生怕得罪了泰山神,並且還希望通過泰山神向上帝說好話,使得天帝認可。康熙帝祀泰山神祝文中有「祇薦馨香,神其歆鑑」之語,意即泰山神向天帝薦明帝王的心意,讓天帝鑑定、愉悅。也是自康熙時開始,以後清帝王由祭祀昊天上帝改為祭拜泰山神。
喜歡這篇文章,就動動你發財的小手,加個關注點個讚,轉發出去留個言!期待分享你的建議和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