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貓是什麼樣的貓(為何我們將花拳繡腿的功夫叫做三腳貓功夫)
2023-05-24 21:18:19 3
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經常會將那些花拳繡腿的功夫,或是對略知各種技藝的皮毛功夫稱作為「三腳貓」功夫,而將那些對各種技藝略知皮毛的人或是技術不到位、水平不高的人稱為「三腳貓」。可是,貓和技藝水平有什麼關係?為什麼不是狗、豬之類的其他動物?而且貓是有四隻腳的,為什麼要用「三腳貓」來表示?
據專家考證,「三腳貓」一詞最早出自元末明初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張明善作北樂府《水仙子》譏時雲……說英雄,誰英雄;五眼雞,岐山鳴鳳;兩頭蛇,南陽臥龍;三腳貓,渭水非熊。」文中諷刺只有三隻腿的貓,卻被人當成飛熊。
後來,據明朝的郎瑛在《七修類稿》中記載:「嘉靖間,南京神樂觀有三腳貓一隻,極善捕鼠,而走不成步。」因而「俗以事不盡善者,謂之三腳貓。」就這樣,「三腳貓」一詞便成了做事技藝不精的意思,並一直沿用至今。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三腳貓」一詞起源於地處江南的上海、江蘇、浙江一帶。據老上海說,「貓」系「錨」字之訛,原為「三腳錨」。「三腳錨」一詞流行開來之後,便以訛傳訛,成為今天的「三腳貓」了。
據說,在清代光緒年間,有一武林高手經常在上海十六鋪江邊賣藝,他十八般兵器無所不精。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個絕技,能將他船上的兩個鐵錨當作兵器,每錨足有五六十斤重量,他能舞動如飛,轟動了當時的上海社會。藝人走後,很多人都上前試提鐵錨,但均敗下陣來。
由於鐵錨有三隻腳,於是人們便戲稱那些信誓旦旦一定能夠提起鐵錨的人為「三腳鐵錨」,後來人們便用「三腳鐵錨」來比喻那些對某種技藝懂而不精的人。為了口語的方便,「三腳鐵錨」後來簡稱為「三腳貓」。由於「錨」和「貓」諧音,時間一長,「三腳錨」便被以訛傳訛,叫做「三腳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