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看熊貓(南京再無熊貓)
2023-05-24 09:44:13 4
南京看熊貓?文 |蘇詩喬流程編輯 |丁之淼,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於南京看熊貓?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南京看熊貓
原創首發都在微信公眾號 飛魚財經文 |蘇詩喬
流程編輯 |丁之淼
小編作為一名南京80後,小的時候家裡第一臺電視就是「熊貓」,它伴隨我們看完了《黑貓警長》、《還珠格格》、《天龍八部》……那個帶有「熊貓」標誌的電視,可以說是我們童年記憶的一部分。
80後童年記憶最深的品牌之一——南京「熊貓」,要被賣了。
10月12日,京東方(000725)發布公告確認,擬收購華東科技旗下南京中電熊貓平板顯示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南京G8.5公司」)80.831%和成都中電熊貓顯示科技有限公司51%的股權。
這意味著,南京曾經最知名的品牌「熊貓」,幾乎「消失殆盡」。
小編在懷著「難過」的心情碼下此文時,更想談的是南京「熊貓」為什麼消失,京東方又為什麼能夠崛起:製造業沒有捷徑,唯一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技術。譬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01國內液晶面板史上最大併購案根據京東方公告,公司擬以約55.91億元的價格收購南京中電熊貓8.5代線80.831%的股權,同時以約65.26億元的價格收購成都中電熊貓8.6代線51%的股權。
據了解,這是迄今為止,國內液晶面板產業史上最大的一個併購案。
值得一提的是,此番京東方收購成都8.6代線可經濟切割50、58、70英寸等差異化尺寸產品,可以有效完善自身的產品和產線體系,並能夠與京東方成都、重慶、綿陽等現有產線高效聯動,進一步強化集聚發展。
收購完成後,京東方將擁有5條8.5代線、1條8.6代線、2條10.5代線,穩坐國內液晶面板產能第一。
和京東方的「意氣風發」相比,被收購方南京中電熊貓則顯得「十分慘澹」。
02相似出身,不同「人生」京東方的前身是軍委總參通信兵部電信工業局的北京電子管廠(簡稱774廠)南京中電熊貓的前身則是中國電子工業搖籃的南京無線電廠(簡稱714廠)。二者「出身」相似。
早期,南京「熊貓」一直走在京東方的前面。
1956年,南京無線電廠創建「熊貓」品牌。此後,「熊貓」牌電視風靡全國,可以說是一代人的記憶。
1987年,南京無線電廠組建熊貓電子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南京熊貓」)。
1996年,熊貓電子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南京熊貓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在香港聯交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這是南京「熊貓」的高光時刻。
在南京熊貓成為當之無愧的明星企業之際,在南京「熊貓」電視走進千家萬戶之時,京東方的前身一度處於「食不果腹」的階段。
1993年,京東方前身求變求生。前任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放棄已經談妥了的外部企業的高薪職位,留下來接任廠長。彼時,他帶領2600多名員工通過集資、藉助銀行債轉股等方式,將公司改為混合所有制的北京東方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即「東方電子」),終於在當年成功扭轉虧損局面。
與南京熊貓相比,一直到2000年,京東方才登陸A股。
然而,隨著時代和技術的發展,南京熊貓和京東方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兩條道路。
1999年,南京熊貓在國產電視價格戰下節節敗退,當期虧損逾5億元,旋即面臨A股摘牌危險。在不得已下,南京熊貓開始調整業務,剝離了彩電業務,向移動通信業務轉移。但是,其在通信行業的發展也不順暢。此後,南京熊貓一直與虧損和重組相伴。
2007年,南京熊貓被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重組,稱為南京中電熊貓。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南京熊貓「節節敗退」下,京東方卻異軍突起。
在經歷了巨額虧損、不斷補貼的道路後,京東方終於在自研的道路上打開一條生路,扭虧為贏,並且成為中國液晶顯示行業的老大。到2017年上半年,京東方的智慧型手機液晶顯示屏的出貨量已經超過了三星;到2018年,京東方的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又超過LG。
03研發、自主、可控南京熊貓和京東方,在相同的起點上,一個高起低落,一個低開高走,給出了兩條完全相反的道路,讓人噓唏不已。
根據華東科技發布的2018和2019年報,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為57億元,同比下降4.87%,淨利潤虧損9.87億元,同比下降8577.92%;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52.67億元,同比下滑7.65%,淨利潤虧損56.41億元,同比下滑471.28%。華東科技的營業收入主要來源為子公司中電熊貓,當然虧損也來源於它。接連兩年的虧損,讓華東科技面臨退市的風險,最終導致其不得不出售中電熊貓。
而根據京東方2019年報,公司營業收入突破千億元,達1160.6億元,同比增長19.51%。需要說的是,當期仍然受面板價格下跌影響,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僅為19.2億元,同比下降44.14%。有一點值得關注的是,在淨利下滑的情況下,京東方仍在加大研發支出,2019年其研發投入達87.48億元,同比增加21%。
和京東方始終堅持加大研發投入相比,南京「熊貓」仍然堅持的策略是上個世紀90年代的「拿來主義」,靠買不靠自己造。
90年代的「拿來主義」有其特定的歷史環境。當時,中國經濟剛剛起步,引進國外先進生產技術,可以讓國家經濟少走彎路,大踏步向前。但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僅僅只是「拿來主義」,而是要「自主可控」。
這或許是「熊貓」走到今天最主要的原因。
現在的90後、00後,幾乎都已經不知道還有「熊貓」電視這個品牌了。也許,從京東方收購後,市場再無「熊貓」話題,但我們不能忘的是:再好的品牌,跟不上時代和技術,終究是要「消失」的。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