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鼠遊戲有什麼啟示(愛能治癒天才犯罪少年)
2023-05-24 16:02:36 1
《貓鼠遊戲》自2002年上映以來,好評如潮。導演為史匹柏,萊昂納多、湯姆·漢克斯聯合主演,在國際上斬獲獎被無數,收穫讚譽數不勝數。節奏輕快,智趣橫飛,貓追鼠跑的鬥智鬥勇間幽默溫情連番上演,妙不可言。
電影豆瓣收穫9.0的高分,更是引起了諸多的關注和討論,該片根據小弗蘭克·阿巴格諾的自傳《有本事來抓我吧——一個詐騙犯令人驚異的真實故事》改編,電影僅僅只用52天就拍完了,卻獲得了口碑票房雙豐收的佳績,當年在北美票房排亞軍,僅次於《指環王2:雙塔奇兵》,幾乎真實還原了原型阿巴內爾的真實經歷。
該片講述的故事以親情為主:講述了總是慢半拍的愚憨FBI探員卡爾與擅長偽造文件的天才少年犯弗蘭克之間進行一場場貓抓老鼠的較量,最終在相互的追捕竄逃中少年弗蘭克和卡爾進行拯救和自我救贖的故事。
天才犯罪少年的犯罪動機不僅僅是家庭教育的失敗,更本質的原因是「代償心理」的作祟。
整部電影講述了愛與救贖的故事,從影片的一開始就是小弗蘭克完美的家庭,父親接受市長勳章,母親和他坐在下面為父親鼓掌,然而這一切都是因為父親的生意失敗破產而導致的,母親出軌了父親的同事,而造成的婚姻破裂,當律師問他跟誰時,小弗蘭克誰都不跟,他認為家庭沒有之後他需要去找回來,需要原來一樣的家,他錯誤的認為只要有足夠的錢媽媽就會回到家裡來,於是他就走上偽造支票的道路。
小弗蘭克以為自己製造了支票,讓父親有了錢後,媽媽就能回歸家庭,這樣他就能重新擁抱原來的愛。
而卡爾作為警探一直在拯救這個迷途的孩子。他在追捕過程中才知道這個天才般的小罪犯只是因為家庭的原因才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他特別能理解小弗蘭克的心情,所以他也珍惜這樣的才華於是他決定要挽救小弗蘭克,他決定帶她回家。
一開始我們認為導演是給我們看一個警匪片懸疑片,最後才了解到這是一個拯救與自我拯救的劇情片。
人生活的意義就是家庭,小弗蘭克想要恢復有爸媽的家庭歡樂,但所做的一切拯救不了父母,卡爾最終把狡猾的小弗蘭克抓住,拯救了他,免得他滑向更深的犯罪深淵,也因為小弗蘭克對他的依賴,才成就了他能夠把小弗蘭克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成全了自己付出父愛的願望。這就完成了拯救和被拯救的故事循環。
主角小弗蘭克在電影中是一個行騙的天才,年年僅19歲就成為FBI全球通緝的罪犯,他的百變星君的各種身份轉換,讓觀眾直呼過癮,一個什麼也不懂的小屁孩居然能夠做,客機飛行員、老師、兒科醫生、律師再到大學教師,這樣的天才絕對不是偶然而為的。
父親帶他去俱樂部讓他知道了人靠衣裝馬靠鞍的道理,他靠身份的偽裝,輕而易舉的騙過了眾多的質疑,每一個職業中都行雲流水般的如假包換。
父親作為一個文具商的職業讓小布蘭克爾續目染的學會了怎麼樣製作假支票,父親所營造的中產資產階級的背景讓它具有了臨危不懼的氣場和應變能力。
天才的造就來自於成功的家庭薰陶,但父母感情失敗讓小弗蘭克心生怨恨,直接導致他錯誤的認為只有掙到足夠多的錢,就能挽救家庭,讓嫁給富豪的媽媽重新回到爸爸的身邊。
演員炫酷的演技確實讓電影毫無尿點,但導演並不是在稱頌一個天才般的少年,而是讓前期的氣氛足夠的烘託,再讓他入獄,導演的意圖很明顯,縱使你天才般聰明嗎,能夠將全世界把玩了,也不能逃脫法律的懲罰。
一個人光有聰明是不能立足於社會的,哪怕他已經聰明到如男主角一般,百變君星,鈔票,地位,美女,身份,但沒有正確的價值觀,一樣走不遠。
所以卡爾最後用愛治癒了他,就是因為小弗蘭克心中強烈的對家庭溫暖的執念,才讓他還是可以被拯救的,雖然他的家庭造就可他的天才能力,也是家庭教育的愛和價值觀教育的缺失,讓他失去了判斷,差一點毀滅了他。還好遇到卡爾才懸崖勒馬,浪子回頭金不換。
父母離異後小弗蘭克以為自己找回了很多錢,把錢給父親之後,就能讓父親追回母親,他始終是想要一個溫馨的家庭。天才少年最終犯罪的動機和緣由,不過是因為代償心理的作祟而已。
代償心理:就是自己內心的一些欲望得不到實現,就通過轉移的方式,將這種欲望轉嫁到其他方面,通過追求其他的東西來使自己得到滿足。
小弗蘭克因為家庭破碎而將自己缺愛的這種心裡,轉移為對金錢的追求和迷失,最終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影片在弗蘭克得知父親死後,母親已經再婚擁有美滿的家庭,他明白一切都恢復不了從前之後,請求卡爾將他抓走,不在逃跑。
小時候家庭環境的教育失敗,和父愛母愛的缺失,極易造成孩子代償心理的轉移,容易形成錯誤的價值觀,走向錯誤的道路。所以我們應該警惕孩子的代償心理,儘量給孩子創造一個完整的家庭,或者是關注他的心理變化。
當然影片的結局也暗示了我們,愛是能治癒痛苦,拯救迷失的天才的,出現了心理問題一定要從根源處出發,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大概也是電影想要告訴我們的深層的含義。
對此,電影也給了我這些啟發:
1、要有正確的信仰和金錢觀2、家庭教育十分重要,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3、家長引導孩子擁有正確的價值觀4、知錯能改的孩子,依然值得好好培養這部電影很適合給為人父母的人看,它能告訴父母到底應該傳遞給孩子什麼樣的價值觀,也需要在家庭教育中警惕「代償心理」所帶來的副作用,引導孩子走上一條光明的道路。
(我是@千飛鹿願讀懂你想說的,願說出你想聽的,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