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王朝是在唐朝前還是後(西夏簡史李德明時期)
2023-05-24 10:29:11 1
西夏李德明繼位時,正是遼準備繼續侵宋前夕,李德明「假北朝威令懾之」,遣使赴遼請求冊封以抗宋。同年(遼統和二十二年)七月,遼冊封李德明為西平王。十二月,宋遼訂立「澶淵之盟」議和,宋遼關係緩和。次年六月,李德明為穩定人心,遣使到宋請和,但條件未談妥,經過長時間的討價還價,直到第三年十月,宋也封李德明為西平王、定難軍節度使,並「賜」大量物資,終於議和。
李德明在位的近30年中,基本上同宋朝保持了和平友好關係,所謂「塞垣之下,逾三十年,有耕無戰,禾黍雲合,甲冑塵委」,就是這種情況的寫照。李德明把主要力量放在對西方的開拓上,以實現李繼遷曾提出的「西掠吐蕃健馬,北收回鶻銳兵」的戰略任務。
李德明即位的當年,景德元年六月,派兵和投附潘羅支的李繼遷舊部者龍族迷般囑及日逋吉羅丹二族,裡應外合,殺死潘羅支,報了殺父之仇,乘勝攻取潘羅支弟廝鐸督佔據的涼州。吐蕃折逋、遊龍缽等部歸附李德明。六穀部首領廝鐸督繼續對抗,李德明於景德四年九月謀出兵攻之,廝鐸督結援回鶻為備,李德明則屯兵不出。
回鶻同吐蕃一樣,也依附宋朝對抗党項。李繼遷在世之時,鹹平四年四月,謀攻回鶻,西州回鶻可汗祿勝向宋朝請兵,欲「縛繼遷以獻」。祿勝又與甘州回鶻可汗夜落隔多次出兵襲擊李繼遷。李德明繼位後,於大中祥符元年(1008)正月至次年十二月,分別四次派張浦等親信或親自出擊回鶻,但都失敗而還。數攻回鶻不利,李德明改派涼州守將蘇守信截斷甘州回鶻向宋朝進貢的道路,搶掠甘州的貢奉使。大中祥符九年,蘇守信死,子羅麻自領府事,十一月,被甘州回鶻可汗夜落隔攻破,羅麻逃走,涼州又被回鶻所佔,回鶻遂成為對李德明的嚴重威脅。直到天聖六年(1028),德明派子李元昊一舉攻克甘州,夜落隔出逃。八年,瓜州回鶻首領賢順也率部歸附李德明。明道元年(1032)九月,李德明又派元昊從回鶻手中收復涼州,解除了回鶻的威脅。
李德明同時臣服於遼、宋,倚遼之勢,得宋實惠;遼、宋為了各自的利益也競相拉攏、爭取李德明。大中祥符三年(遼統和二十八年)九月,遼進封李德明為夏國王。宋朝也不斷為李德明加官。天聖九年(遼景福元年),新即位的遼興宗封宗室女為公主歸嫁李德明子李元昊。明道元年,宋朝也加封李德明為夏王。
在宋、遼兩國的競相鼓勵下,助長了李德明稱帝的腐敗,並在加速地進行稱帝建國的各項準備。其時李德明出行時已是「大輦方輿、滷簿儀衛,一如中國帝制」。大中祥符九年,李德明追尊父李繼遷為「太祖應運法天神智仁聖至道廣德光孝皇帝」稱號。天禧四年(1020)於靈州懷遠鎮修建都城,改名興州,正式建都。
明道元年十月,李德明病死。李德明雖未來得及登上皇帝的寶座,但為西夏建國作好了一切必要的準備。
西夏與宋、遼的戰與和
元昊建國稱帝的目的是為了擺脫宋朝的控制,實現党項政權的獨立自主。但是,元昊又希望他的建國稱帝能得到宋朝的承認。元昊於建國後不到兩個月,即天授禮法延祚二年(宋寶元二年,1039)正月,立刻遣使向宋朝上表,表文主旨是說明自己是「帝胄」,表明稱帝的合法性,請求宋朝皇帝「許以西郊之地,冊為南面之君」。宋仁宗見到表章後卻於六月間下詔,削奪過去封給元昊的官職爵位,停止互市,「揭榜於邊,募人能擒元昊若斬首獻者,即為定難軍節度使」。十二月,元昊遣賀永年向宋朝邊境投置「嫚書」,指責宋朝背信棄義,質問宋朝:「蕃漢各異,國土迥殊,幸非僭逆,嫉妒何深。況元昊為眾心所推,循拓跋之遠裔,為帝圖王,有何不可!」又警告宋朝說:「倘契丹聞中朝違信嫚言,亦遣全師請罪,西北交困,廟算何施!」元昊想用「嫚書」激怒宋朝,宋朝著作郎張方平向宋仁宗建議:請「順適其意,使未有以發」,再謀對策,但遭到多數大臣的反對。宋朝決計用兵,給元昊造成了進攻宋朝的藉口。
從天授禮法延祚三年至五年(宋康定元年至慶曆二年,1040—1042)元昊對宋朝發動了三次大戰。
天授禮法延祚三年(宋康定元年)正月,元昊聲言將攻延州(今陝西延安),宋鄜延、環慶路經略安撫使、知延州範雍聞訊,驚懼不敢戰。元昊祚降,乘其不備,突然襲擊保安軍(今志丹),一舉攻克金明砦,進圍延州。範雍召部將劉平、石元孫來援,途中與鄜延都監黃德和軍集結東進,至三川口(今延安西北),中元昊埋伏,黃德和率後軍先逃,宋軍遂敗,劉平、石元孫被俘。轉攻延州七日,適逢天降大雪;元昊亦恐後方有失,遂撤軍而去。史稱三川口之戰。
四年(宋慶曆元年)二月,元昊領兵進攻渭州(今甘肅平涼)。
宋新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韓琦命部將任福統軍迎擊。元昊祚敗,誘任福軍入好水川(今寧夏隆德西北),陷入元昊所設的包圍圈中,在羊牧隆城(今西吉東南)附近,全殲宋軍,任福戰死。元昊又一次獲得勝利。史稱好水川之戰。
五年閏九月,元昊又於天都山(今海原南)集左、右廂兵10萬,分東西兩路合攻鎮戎軍(今固原)。宋知渭州王沿派部將葛懷敏出擊。葛懷敏輕敵冒進,併入保定川寨(今固原西北),被元昊軍尾追包圍,切斷其歸路、水源。葛懷敏及部下皆戰死,宋軍全軍覆沒。元昊揮師東進,直抵渭州,大掠而回。史稱定川寨之戰。
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