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四十五句(論語感悟四十五)
2023-04-16 21:10:07 2
論語四十五句?仁義禮節篇:45. 恭而無禮則勞,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於論語四十五句?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論語四十五句
仁義禮節篇:
45. 恭而無禮則勞
原文: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譯文:
孔子說:「一味恭敬而不知禮,就未免會勞倦疲乏;只知謹慎小心,卻不知禮,便會膽怯多懼;只是勇猛,卻不知禮,就會莽撞作亂;心直口快卻不知禮,便會尖利刻薄。君子能用深厚的感情對待自己的親族,民眾中則會興起仁德的風氣;君子不遺忘背棄他的故交舊朋,那民眾便不會對人冷淡漠然了。」
感悟: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所處的社會是一個法制社會,它需要法律來約束人們的言行舉止。同時也需要道德從內心上進行約束。人們自覺遵從了制度,才能使得社會安定和諧,從而人們安居樂業。除了法律、道德上,自我也應該有一個心底的底線,使得不論處於順水順風還是窮途末路的時候都能保持一份沉穩,冷靜。
為人篇:
44.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
原文: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譯文:
曾子生病,把他的弟子召集過來,說道:「看看我的腳!看看我的手!《詩》上說:『戰戰兢兢,好像面臨著深淵,好像走在薄薄的冰層上。』從今以後,我才知道自己可以免於禍害刑戮了!學生們!」
感悟:
居安思危、未雨綢繆。人最怕的不是處於低谷的時候,而是處在自認為最輝煌的時候。成就、物質、名望都會讓一個人忘記曾經吃苦的日子而沉浸在喜悅之中無法自拔,時間一久就會墮落。「上帝要想毀滅一個人,必先讓其膨脹」。學會冷靜對待高峰,時刻牢記曾經為之奮鬥的艱辛,不忘當時追尋的目的,迎接彩虹後還會出現的每一場風雨。
君子篇:
18.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原文: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譯文:
曾子生病了,孟敬子去探問他。曾子說:「鳥將要死時,鳴叫聲是悲哀的;人將要死時,說出的話是善意的。君子所應當注重的有三個方面:使自己的容貌莊重嚴肅,這樣就可以避免別人的粗暴和怠慢;使自己面色端莊嚴正,這樣就容易使人信服;講究言辭和聲氣,這樣就可以避免粗野和錯誤。至於禮儀中的細節,自有主管部門的官吏在那裡。」
感悟:
1.注重儀表不僅是為了賞心悅目,更是對他人的尊重。搭配得體即可,無需名貴品牌的映襯。
2.面色端莊嚴正,重要的場合下不要嬉皮笑臉,玩世不恭的樣子。與人交談時也應該注意眼神的交匯,不交流會顯得不尊重;長時間對視又會顯得有敵意或讓對方不舒服。
3.語言交流上要注意語氣及詞彙的使用。保持己見的同時也要兼顧對方的心情,說白點就是面子還是要留足的。
19. 可以託六尺之孤
原文:
曾子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裡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譯文:
曾子說:「可以把幼小的孤兒託付給他,可以將國家的命脈寄託於他,面對安危存亡的緊要關頭,能夠不動搖屈服。這樣的人是君子嗎?這樣的人是君子啊。」
感悟:
堅持原則,不做趁人之危、落井下石之人。對於他人的信任與委託,要用百分百的盡心盡力去回饋,尤其是這個以利益決定一切的社會,這是最難能可貴的。不屬於自己的,不要去想、不要去做、更不要去爭。
學習篇:
34. 以能問於不能
原文: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譯文:
曾子說:「有才能卻向沒有才能的人請教,知識廣博卻向知識少的人請教;有學問卻像沒學問一樣,滿腹知識卻像空虛無所有;即使被冒犯,也不去計較。從前我的一位朋友就是這樣做的。」
感悟:
學無止境。每個人所能掌握的知識是有限的,而人活一生會接觸到無窮無盡的事物及知識。這是就需要向不同領域的人請教自己所不掌握的知識。學習是不看名聲、輩分的,在任何能授人學識的人面前都是一位孜孜不倦的學者。對於「犯而不校「的理解就是不要為了毫無意義的事情去做無謂的爭辯,其結果只能是雙方不歡而散,且沒有任何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