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區搜救最新消息(望城救援科普⑥)
2023-04-16 09:23:22 2
編者按:長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牽動著許多人的心,大家一直都在關注著救援進展,期待救出更多的生命,同時,也對救援情況提出了一些疑問。有哪些人參與了救援?採取了什麼樣的救援方式?為什麼要這樣救?紅網時刻新聞記者通過採訪現場一線、場內外專家及目擊者等,推出望城救援科普系列,為大家答疑解惑。
救援人員使用儀器搜尋被困人員。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廖潔 劉志雄 王義正 汪衡 王楊 盧欣 張必聞 長沙報導
「對長沙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而言,從一開始就『揭蓋子』絕不是最好的救援方式,這是一個需要站在『生命至上』角度綜合考慮的問題。」受訪救援人員說。
救援方式在逐步調整,即在防止次生災害的同時,對倒塌建築的構建物逐層剝離,也就是網友所說的「揭蓋子」救援。
「揭蓋子」怎麼揭?還救不救人?
救!當然救!必須救!必須是以「救」為前提的「揭」!
不能貿然使用大型機械「揭蓋子」,是因為這樣做可能造成二次坍塌,危及受困者生命。「那萬一還有沒被發現的倖存者呢?『揭蓋子』是不是不救他們了?」一些網友的疑問並非沒有道理。
據媒體報導,在「5·12」汶川地震中,有一名叫馬元江的男子,就是在地震廢墟下壓埋了178小時22分鐘後才被救出。
所以,雖然此次救援所使用的生命探測技術及設備已是頂尖水平,但仍有奇蹟發生的可能。紅網時刻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搜尋生命跡象的工作從未停歇。
「下一步,現場救援力量將繼續爭分奪秒,不放棄、不拋棄,連續作戰,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不放過任何一絲生命跡象,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5月3日晚舉行的長沙市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長沙市消防救援支隊副支隊長李文才說。
靜默搜索不定時進行著,5月4日晚8時14分,紅網時刻新聞記者又經歷了一次,現場叫停了所有可能發生聲響的活動,為生命探測儀創造靜默環境,只為尋找希望的可能。
現場救援人員介紹,救援新階段使用大型機械設備將房屋倒塌物進行清理,清理過程中,每「揭」一層,就會用生命探測儀和搜救犬再次搜查。因此,救援現場依然時不時叫停大型機械設備,相比普通清理工作要慢得多。
此次救援有一個特別的工程組——工程加固組。他們的主要職責在於對倒塌房屋和兩側的房子進行加固。目前已經對兩側的房子進行加固,以避免在「揭蓋子」時,兩側的房屋再次出現意外。同時,每「揭」開一層,他們也會再行查勘加固,保障救援人員安全。
「一旦發現任何跡象,將繼續全力救援,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都將百倍努力。」中南大學教授、現場應急救援專家組專家梁步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