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國強諸葛亮死的最後說的幾句話(諸葛亮這個角色)
2023-04-16 23:39:36 2
言技——臺詞功力;眼技——眼神表演。
唐國強塑造的經典角色非常之多:《小花》中的趙永生;《高山下的花環》中的趙蒙生;《雍正王朝》中的愛新覺羅·胤稹......但扒姐尤喜其在94版電視劇《三國演義》中飾演的諸葛亮。
從意氣風發的隆中對,到志在必得的博望坡初用兵,再到運籌帷幄的登臺點將;從慷慨激昂的舌戰群儒,到心酸無奈的白帝城託孤,再到無限悲涼的星落五丈原......唐國強將「言技」和「眼技」完美結合起來,為我們塑造了一個最為經典的諸葛亮形象。
於個人而言,我看了無數遍的94版電視劇《三國演義》,其中十有八九是從諸葛亮出場開始看,到諸葛亮死而結束。箇中原因很大一部分跟唐國強的精彩表演有關!毫不誇張地說,在這部電視劇中,唐國強在展現了深厚臺詞功力的同時,更是貢獻出了教科書級別的眼神表演。下面,扒姐以「諸葛亮罵死王朗」這段,來和大家聊聊唐國強的「言技」和「眼技」。
「諸葛亮罵死王朗」來自原著的第九十三回「姜伯約歸降孔明,武鄉侯罵死王朗」;94版《三國演義》電視劇的第六十九集。
諸葛亮罵死王朗的背景三國末,諸葛亮親率大軍伐魏。開局便連取天水、安定、南郡三城。逢魏帥夏侯楙,擊潰之。蜀軍直逼祁山渭水之西!魏主曹睿惶恐,封曹真為都督,郭淮副之,命王朗為軍師,前往迎戰......
唐國強的「言技」和「眼技」
兩軍對壘,諸葛亮正襟危坐。
面對76歲的王朗,諸葛亮給予了足夠的尊重。
不卑不亢、正義凜然的大國丞相風度躍然紙上。
雙方答話,王朗拍馬向前,身子微微後仰,搖搖晃晃中問道:
來者可是諸葛孔明(如果尊重的話應該呼之為諸葛丞相)?久聞公之大名,今日有幸相會!公既知天命、識時務,為何要興無名之師,犯我疆界?
諸葛亮眼角含笑,身子微微前傾,抱手作揖。
我們來看一下唐國強的這個眼神轉換:此時是雙方主力首次碰面,諸葛亮臨敵時的眼神是堅定的、深邃的;敵方軍師前來問話,他的眼神是善意的、尊重的。
此時的他是蜀國的丞相、是外交家、是彬彬有禮的雅士。所以他儘管面對王朗的咄咄逼人,他的眼神配合著肢體動作,還是非常有風度。
但是輪到回話時,諸葛亮的眼神又變得自信霸氣起來。
我奉詔討賊,何謂之無名?
僅此一句臺詞,唐國強說的是不急不緩、有理有據。
王朗聽完哈哈大笑,然後從桓靈耳帝扯到曹操、曹睿,再扯到黎民百姓。
諸葛亮這時候的眼神是似笑非笑的,隱忍中透露出堅定,同時也表現出了對王朗的輕蔑。
因為這是諸葛亮徹底明白了:這個王朗也是一個逞口舌之利的說客,無非是想通過言語來動搖蜀軍的軍心罷了!
於是,諸葛亮收起了笑容,眼神中凌厲的攻擊性顯現出來了。
我原以為你身為漢朝老臣,來到陣前,面對兩軍將士,必有高論。沒想到竟說出如此粗鄙之語!有我一言,請諸位靜聽......
注意,這段臺詞是先揚後抑的!唐國強說的時候情緒飽滿,有張有馳。提及兩軍將士的時候,依舊是尊重;提到先主的時候一臉鄭重;提到王朗的時候滿是不屑;提到百姓的時候卻又是滿臉憂傷......
然而他此時還能「反轉」,猛地聲色俱厲質問王朗:「值此國難之際,王司徒又有何作為?」
這句臺詞原著並沒有,但是從唐國強嘴裡念出來竟然毫無違和感,它像一把利劍一樣直刺王朗的胸膛。
王朗連聲咳嗽,本欲辯駁。諸葛亮大聲打斷:「住口,無恥老賊!」
這時諸葛亮的眼神是堅毅的、凜然的、不可侵犯的!
諸葛亮再次聲色俱厲地發起言語攻擊,王朗終於受不了了——嘔血而亡。
同時,一個火爆網絡的表情包也誕生了。
唐國強的「言技」和「眼技」分析
臺詞是一個劇本的基石,它是劇本不可獲取的因素,更是一位演員的必備技能。——《論演員的自我修養》
眾所周知,94版電視劇《三國演義》的臺詞是文白夾雜的,這個特殊性對於演員來說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這部劇的臺詞不僅要尊重原著,同時還要符合我們現在的語境。它不僅只是需要演員們去背熟,更需要演員們說出來的時候讓觀眾沒有違和感。
我們看到,唐國強不僅在咬字、氣息、節奏、章法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更是跟表情、動作、服裝、音樂、場景完美結合起來。所謂老戲骨,不外如是。
眼神表演對藝術呈現有重要作用。——《世紀之星·交流版》
在諸葛亮罵死王朗這段6分33秒的戲份中,唐國強的眼神從淡然微笑到義憤漸起到兇狠凌厲到悲天憫人再到怒火中燒......接連轉換,有節奏、有層次、有章法,忽而如一湖靜水,忽而如蜿蜒小溪,忽而如波濤洶湧......來回切換,遊刃有餘。
豐富的肢體語言,配合之精準的臺詞,唐國強為我們塑造出了最經典的諸葛亮!
「言技」和「眼技」對一名演員的重要性
如果演戲是去上戰場,那麼臺詞就是一桿槍,而肢體語言就是槍裡的子彈。
但我們不無遺憾地發現:在當今的影視圈,演員背臺詞竟然是一件需要去鼓勵和表揚的事情。
2019年6月13日,著名演員王勁松在上海電視節上痛心疾首地怒斥過這一現象。
無獨有偶,老戲骨李誠儒在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中同樣多次提及臺詞的重要性、肢體語言的重要性。
其實,大部分有責任心、有使命感、有追求的影視從業人員們對於「言技」和「眼技」都是非常重視。
比如,電影《無間道》中劉德華和梁朝偉的經典天台對決:
比如,電影《喜劇之王》中,周星馳教張栢芝演戲的場景:
比如,電視劇《甄嬛傳》中,蔡少芬、蔣欣、孫儷、陳建斌幾人的同場飆戲:
通過這些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影視作品,只要能夠做好臺詞功課,再結合著肢體表演、表情表演,通常情況下都不會令觀眾失望的。
唐國強演得好,觀眾跟著罵王朗;演員演不好,觀眾要罵「諸葛亮」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主要有四個組成部分:好的故事、好的編劇、好的演員、好的氛圍。
這四個部分我們最缺的是什麼?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
唐國強的「言技」、「眼技「只是他演技中的一本分。但是我們僅僅通過這兩點來分析,就已經足夠證明他是一名好演員了!他演活了諸葛亮,很多有代入感的觀眾看到這段無不擊節叫好,跟著他一起去罵王朗。其實,演諸葛亮的演員也不少,為什麼很多觀眾看到某些演員的「表演」時,會「倒戈」跟著王朗罵「諸葛亮」呢?
這應該是每一個演員值得深思的問題。
「言」、「眼」、「演」三字同音,把「言技」、「眼技」變成演技,是每一位演員的當務之急!
我是圈外扒姐,喜歡我請關注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