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圖萬籟此俱寂(一期一圖第13期鳥宿池邊樹)
2023-04-16 08:18:13 2
▶ 深圳市萃豐實業有限公司致力于于「傳承中國手藝,復興歷史品牌」,是小眾的、文化屬性的精品電商品牌。萃豐好物涉及茶葉、茶食、茶器美學、傳統手工藝品、蘇氏蜜餞及筆墨紙硯等文化用品。若想進一步了解我們,請點擊頁首關注我們的頭條號,或造訪我們的官方網站。
題李凝幽居唐.賈島
閒居少鄰並,草逕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圖片版權歸屬於「深圳市萃豐實業有限公司」
說詩這又是一幢靜謐的、充滿禪機的山水畫卷。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是說:
皎潔的月光下僧人正輕扣著山門。
這是以聲說無聲。
魏晉玄學青年才俊王弼嘗說:
聖人體無,無又不可以訓,故言必及有。
以「有」說「無」,以「有聲」來說「無聲」,大抵是亙貫千年的意旨相投。
這種修辭手法,在中國古代詩詞當中並不罕見: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王維《鹿柴》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說圖這是離家最近的地方,深圳蓮花山,到過百八十次了。
再普通不過的地方。
一個初秋的早晨帶上相機,還是來到熟悉的水杉林。
趁著早晨人聲靜謐,還能嗅到嶺南叢林特有的「瘴氣」。
反而有股沁人心脾。
這是病。
這張圖片本與選詩不合:
詩言「月」,圖說「日」。
但誰叫他們意旨相投呢?是那種戒不掉的澄寂。
攝影的一個法則:
熟悉的地方經常去。
往期回顧▶了解「萃豐」
了解「萃豐」
▶《一期一圖》系列
《一期一圖》系列
▶《哲學交流》系列
《哲學交流》系列
▶《攝影交流》系列
《攝影交流》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