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蕭何張良是什麼關係(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2023-04-17 00:58:58
韓信蕭何張良是什麼關係?楚懷王派項羽和劉邦分南北兩路去伐秦;三人事先約定,項、劉二人中以先入鹹陽者為王,後到者稱臣,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於韓信蕭何張良是什麼關係?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韓信蕭何張良是什麼關係
楚懷王派項羽和劉邦分南北兩路去伐秦;三人事先約定,項、劉二人中以先入鹹陽者為王,後到者稱臣。
項羽和劉邦各率本部兵馬,奔鹹陽而去。
在定陶(今山東菏澤新區),兩路人馬會和,項、劉二人在此結拜為兄弟。
第二日,又分別啟行。
劉邦一路體城安民,各處都望風歸順,
,於是先項羽一步入鹹陽。
然而,項羽仗著兵多將廣,不肯遵守先攻入鹹陽者為王的約定,這讓劉邦感到十二分的不服氣!
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今江蘇徐州),統轄梁、楚九郡。
之後,項羽「計功割地」,分封了18位諸侯王。
在「亞父」範增的建議下,項羽將當時還十分偏僻荒涼、曾經是秦國流放犯人的巴蜀地區封給了劉邦。
項羽還把關中之地一分為三,分別封給了三個秦軍降將,以遏制劉邦北上。
天下分封已定,張良打算離開劉邦回韓國再事韓王成。劉邦以金百鎰,珠二鬥來挽留他;而張良反將劉邦所賜財物悉數轉贈於項伯,請他再為漢王請求加封漢中地區。
項伯見利忘義,立即前去說服項羽。這樣,劉邦建都南鄭(今陝西南鄭縣東北),統轄了秦嶺以南的巴、蜀、漢中三郡。
在去漢中的路上,張良建議一邊走一邊燒毀棧道,一是以此來向項羽表達不會向東擴張的心意,二是可以防備外來人的襲擊。
到了漢中後,劉邦勵精圖治,迅速囤積兵力,準備伺機揮師東進,與項羽一爭天下。
公元前206年,不被項羽重視的韓信投靠劉邦,劉邦拜二十五歲的韓信為大將
。
同年,劉邦派韓信率兵從漢中向關中進攻。
陳倉,是劉邦進入關中的必經之地,兩地之間有險山峻岭阻隔,又有雍王章邯的重兵把守,易守難攻。
按照韓信的計策,劉邦派出最信任的大將樊噲,帶領一萬人去修五百裡棧道,並下達了軍令限,限期一個月之內修好。
於是,五百將士們浩浩蕩蕩地在通往關中的山間修起棧道來:在懸崖峭壁上鑿孔支架,鋪設木板,成天叮叮噹噹,好不熱鬧!
鎮守陳倉的將士們,紛紛嘲笑韓信,說
這樣浩大的工程,就算用上三年的時間,也是不可能完成的啊!
誰知道,韓信在暗中又派出了一支敢死隊,摸著無人知曉的小道翻山越嶺偷襲了陳倉(今陝西省寶雞市東)。
這就是成語「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由來。
劉邦採納了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謀,輕取項羽派駐陳倉的雍王章邯,又滅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一舉平定三秦,奪取了關中寶地,進而取得中原為王。
把真實的意圖隱藏在表面的行動背後,使其產生錯覺,從而達到聲東擊西、出奇制勝的目的,這個非常規的用兵法則,後來成為一種軍事謀略,在歷史上曾有許多非常成功的戰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