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路詩句(這4首詩詞告訴你)
2023-04-16 16:52:36 1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頭條號發布的文章,還可點擊左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人生在世,
無時無刻不在面對著離別。
大學畢業,與同學告別;
外出工作,與父母告別……
當我們拿著行李,轉身離去,
一個人面對著生活的所有波折時,
才明白,有些路,
終究是要一個人走。
臨江仙·送錢穆父宋·蘇軾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樽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離別三年後,蘇軾與友人錢穆父重逢,這三年來,錢穆父奔走在紅塵中,一身風霜。短短的相聚後,兩人又要分別。蘇軾關懷友人,也習慣了離別,他說,世間離別本是常事,何必傷感。人生在世,就如同一個行旅之人,我也是旅行者中的一個。身邊的友人來了又去,去了又來。一如蘇軾一般,送走了許多朋友之後,才會明白,有些路啊,我們終究要一個人走。
商山早行溫庭筠晨起動徵鐸, 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 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 枳花明驛牆。因思杜陵夢, 鳧雁滿回塘。這一天,溫庭筠起了個大早,他要趕早路。清晨起床,旅店裡外已經響起了車馬的鈴鐸聲,旅客們在套馬,準備駕車。雄雞報曉,殘月未落之時,詩人上路了,霜面上留下了詩人的足跡。此時,溫庭筠已經48歲了,為了生計,他不得不早早起程,遠赴他地。此時,思鄉之情猶為強烈。沒有親人相隨,沒有摯友同行。在人生的道路上,有的橋要自己修,有的路要自己走,挺過來了內心會變得更加堅強勇敢。百年前那個的孤獨的背影,讓世人記住了「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這個名句,記住了那一場一個人的旅程。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喜見外弟又言別唐·李益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鍾。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唐王朝從安史之亂後,從強盛走向了衰落。這其中,多少家庭離散,多少親人失聯。十年的離亂後,李益偶然遇見了表弟,一朝相逢,幼年的表弟,如今已長大成人。別後的滄海桑田,一直說到夕陽西下。明天,我們又要各自踏上徵途,我們之間又要隔著多少秋山呢?年少時的戰亂,致使兩人分離,長大不同的生活軌跡,使兩人又不得不分離。人生的路,有許多事,我們無法掌控,原來相交那麼好的兩個人,最後,也可能會漸行漸遠,親密不再。只願我的朋友,前路平坦,風景獨美。
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送楊氏女唐代:韋應物永日方戚戚,出行復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輕舟。爾輩苦無恃,撫念益慈柔。幼為長所育,兩別泣不休。對此結中腸,義往難復留。自小闕內訓,事姑貽我憂。賴茲託令門,任恤庶無尤。貧儉誠所尚,資從豈待周。孝恭遵婦道,容止順其猷。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居閒始自遣,臨感忽難收。歸來視幼女,零淚緣纓流。韋應物早年喪妻,留下兩女相依為命。當大女兒出嫁之時,韋應物寫下這首詩,送其出行,萬千叮嚀;憐其無恃,反覆誡訓。在詩中,韋應物叮囑女兒,要孝順公婆,遵從婦道,守規矩……情真語摯,淚滿詩行,愁慘悽惻,樸實無華,骨肉之情,躍然紙上。看著大女兒出嫁,想到小女兒以後也要離開自己。詩人悲從中來。但他知道,女大當嫁,這是人倫理常。自己作為父親,終要接受子女的離開。而作為子女,也要習慣,陪伴自己幾十年的父母,一朝離去。人總要學著長大,有些路,我們終究要學會一個人走,不論是父母,還是子女,都是一樣。
有人說,人這一輩子,都是在不斷尋覓,尋一人相伴,覓一處安身。也許,下一個路口,還是空站;也許,下一個路口,也有人在等待;也許,已經有人在和你並肩作戰。我們無法掌控人生的離別,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相聚時,我們把酒言歡,不負時光。離別時,我們祝福友人,前路平坦,一世順遂。如此,甚好。
文章來源:詩詞世界,版權歸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聲明:如有侵權,造謠,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