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常見又容易讀錯姓氏(連專家都說不清楚的姓氏)
2023-04-16 20:15:47 4
百家姓
在中國的姓氏文化裡,有些冷門的姓氏一般人不認識很正常,畢竟姓氏文化也有專家。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姓氏,不但10個人讀,10個人錯,就連研究姓氏文化的專家,都不清楚這個姓氏到底該怎麼讀,這個姓氏就是「支」姓。
從字面上來看,「支」我們一般讀zhi,不過當「支」作為姓氏來讀的話,卻不能這麼讀,應該讀shì。本來「支」姓就很少,再加上很多人日常的習慣,所以很多時候,這個姓氏經常會被人讀錯。所以至今為止,「支」姓到底該怎麼讀?就連專家也有點摸不著頭腦。
世界支氏宗親聯誼總會會徽
從可以查詢到的數據顯示,「支」姓的起源有多種。有說是出自於一位傳說中的隱士「支父」的,也有說是出自於出生輩分「支子」的,還有說是源於其他姓氏改姓得來的,更有說是出自於晉朝時期,官位職稱的。支姓本來就比較稀有,而且姓氏來源又極其複雜,所以有關支姓的歷史,確實也只有翻看支姓家譜才能夠略知一二。
朔州下木角支氏族譜
早前的時候,有位支氏宗親,公開了一本名為《朔州下木角支氏族譜》。根據該家譜的記載,我們能夠了解到,支氏家譜的一些發展。清初支氏宗祠建於下木角國公祠內,名曰「孝親堂。」宗祠內有支氏祖先遺像、牌位、家訓、族規等,族人每年春、秋兩祭。可惜這座宗祠,在抗日戰爭年代被拆毀。
支氏宗祠
明初與公主持纂修《孝親堂支氏家譜》,傳說同祠堂一起焚毀。清康熙年間盛榮公主修《支氏家譜》,遺失無存。清光緒年間敏中公主修《支氏家乘》,只收錄了朔城南街一支。其後下木角支氏均因老譜遺失,代遠年久,一直沒有續修家譜。明以前的資料湮沒無存,清代碑刻、史籍殘缺不全,通過這些資料加上老輩們的零星記憶和傳說,來還原下木角支氏家族的歷史。
如今,該支氏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的修繕了家譜,毫無疑問是對祖上積攢功德的大事,能夠把家譜文化,匯入到民族文化的江河中來,支氏宗親也在給許多姓氏宗親做起了標榜帶頭的作用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