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俐霸氣的旗袍(鞏俐曾靠旗袍稱王)
2023-05-03 13:09:13 1
文丨照川 小燁 圖丨來源於網絡
在今年的「時尚芭莎年度派對」還沒舉行前,就有一則爆料:
將以女明星旗袍,男明星漢服來一場Cosplay大秀。
旗袍忽然這麼受關注,《司藤》功不可沒。
劇中「大甜甜」各種各樣的旗袍look,讓大家再一次被種草旗袍。
雖然最終看來,「旗袍芭莎夜」的策劃並未實現,可女明星穿旗袍上紅毯,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比如參加1975年第28屆坎城電影節的女明星徐楓,就穿了一身無袖白旗袍,走上了坎城的紅毯。
她是《俠女》女主角,梳著盤發,披肩慵懶地搭在手臂上,全然是經典的東方美。
優雅之下還帶些莊嚴的穿搭look,引得國外電影人紛紛夾道圍觀。
徐楓和旗袍之間有故事,她第一次自作主張跑去試鏡,就是偷穿了家裡母親的旗袍。
1988年在坎城,徐楓看見了來宣傳《孩子王》的鞏俐,也是穿白旗袍,贊一聲:「好漂亮,以後一定紅」,於是決定邀她演《霸王別姬》。
還有鞏俐的白旗袍,簡直就是徐楓當年旗袍的復刻。
比起徐楓,她也是盤發,卻多了些少女的嬌憨。她直勾勾的眼神裡,還寫著橫衝直撞和無所畏懼。早先,鞏俐也是妥妥的「旗袍女王」啊!
拍完《活著》,鞏俐又上坎城紅毯。
這回她穿的是銀色斑馬紋掐腰旗袍,肩線往內收,更顯得鞏俐蜂腰蝶臀。
等到了頒獎臺上,她又換了一身淺豆綠的刺繡旗袍,說不出的俏皮和貴氣。
後來鞏俐成了「鞏皇」,戰袍就成了暗紅絲絨的旗袍。
在2015年,主題為「鏡花水月—中國風」的Met Gala上,她戴著價值不菲的翡翠耳環,牽著好閨蜜鄧文迪的手,完全是雙女皇配置。
雖然這身也屬於旗袍的基本骨架,但衣料剪裁的華麗程度、搭配的首飾,都不可與當年同日而語。
女明星在紅毯上悄悄完成了旗袍改良,現在很少有人穿老式旗袍了。
加上國際一線時尚大牌的加持,改良旗袍越來越新潮。
(Louis Vuitton 2011春夏成衣系列、 in Andrew Gn 2019春夏系列)
後來李宇春在出席坎城電影節時,「戰袍」就是兩套GUCCI為她特別定製的旗袍禮服。
尤其是這件虎頭刺繡的旗袍,還被評為坎城「全場最佳著裝」。
李宇春對旗袍的演繹,完全丟棄了傳統旗袍中嬌美和弱不禁風,還展現了旗袍華貴的特點。
「先敬羅衣後敬人」,判斷一個人的社會身份、個性、為人,潛意識就從衣服開始了。
比如《司藤》裡,有這樣一幕:
司藤因為跟著想省錢的顏福瑞小哥,被迫坐上了綠皮火車,夾在兩個阿姨之間,如坐針氈。
場景違和又搞笑,多半是因為景甜身上這件衣服。
如果換成年代劇裡的景甜,坐在這趟火車上,是不是覺得舒服許多?
(《一個女人的史詩》中的景甜)
《司藤》的另一個名字,可能是《景甜的旗袍大秀》。
劇組對於服化的重視,這回也是下了血本。
不僅每一次的出場,都會換一套造型,她身上的旗袍,90%都是設計師自己做的。
加上備選,一共為司藤這個角色,設計了80套服裝,並且還特別根據人物的身份和時代背景專門定製。
劇中專門cue到旗袍的橋段,也特別有意思。
司藤見不得動物皮毛做成的皮草,開口就跟導購要旗袍。
當然也就借導購員的口,把穿旗袍的景甜大誇一番:「我從來沒見過誰能把旗袍,穿出你這種感覺的」。
劇中還有很多看似差異不大,實則細節上花了不少小心思的旗袍。
她霸氣披上衣服時,穿的這一身米色亮面旗袍。
讓她哪怕是在原始森林裡,也能做最優雅的女王。
而她救下自己小忠犬時,身上穿的這件白旗袍。
乍一看和上面那身很像,但實際上它的裙擺上,有很多釘珠樣的流蘇,就是改良旗袍的小心機了。
除了服飾上的設計,旗袍的美還因為它天生帶來的限制,穿上旗袍就意味著再也不能邋遢隨便:
旗袍的結構已經給你限制死了,哪怕是蹲下也得蹲得有姿態。
怪不得景甜說,穿上旗袍,真有一種「鎖喉」的感覺。
那就是為了保持優雅,而折損的懶散和自由。
實際上拍攝期間,還有一個小插曲。
那就是景甜為了穿好旗袍,其實是一直吸著肚子的。
想用旗袍做工具,就得時刻提醒自己不能鬆懈。
哪怕是人間富貴花大甜甜,穿旗袍也難免要吸吸肚子。
但痛苦歸痛苦,看完《司藤》,誰又能不說一聲:景甜和旗袍真的太配了。
景甜這邊的花式旗袍秀還沒看夠,娜扎那邊的《十二譚》就上線開演了。
古力娜扎在劇中飾演的,是一位民國時期的傲嬌「兩千年妖精」夜明。
由於在劇中娜扎的服裝,也幾乎都是以旗袍為主。同時旗袍美人,所以不免讓大家把她和景甜的造型,拿來做對比。
其實,單純從顏值上來說,娜扎一點都不輸景甜。
就五官而言,娜扎就是屬於比較立體的類型:較深的眼窩和高鼻梁,輪廓感很鮮明。
紅毯上現代裙裝一穿,明豔極了。
但一穿上旗袍,娜扎的整體造型,就總是莫名的違和。
景甜配上旗袍,是「人穿衣」。
雖然衣服高級繁複,可最終都是為了顯出司藤小姐與眾不同的貴氣。
而娜扎穿旗袍,則是「衣穿人」。
人和衣服是兩張皮,尚未融為一體,於是美人反而作了衣服的陪襯。
要說原因,最直觀的,是兩人的面部骨相風格差異。
景甜的五官並不屬於小巧型,佔面部比例都很大。
但她的整張臉都是扁平式的,尤其是正臉看,蠻有點舊上海糯米美人「粉撲子」的感覺。
看看老上海掛畫上的旗袍美女,再看看景甜,雖然橫跨半個世紀,珠圓玉潤的感覺卻是如出一轍。
娜扎的顏值毋庸置疑,但偏偏與旗袍出不來1 1>2的效果。
她的臉部銳角多過鈍角,而越是高鼻深目,也越是和旗袍不搭。
比如混血的Angelababy和張栢芝,都有可能踩到同樣的坑:
其次就是妝發。
這次景甜眉形的改變,簡直讓她路人緣大翻身。
之前偏短又過粗的眉毛,不光掩蓋了她本身五官的豔麗,還讓臉部看起來還有種擁擠感,整體比例不那麼協調。
而景甜這次在《司藤》裡細長的柳葉眉,古典感十足的同時,眉眼間的留白也增加了不少,顯得五官都舒展開來。
更突出了眼神的靈動,仙氣滿滿。
反觀娜扎的妝容風格,雖然每一項都在迎合她濃顏系的長相。但和旗袍組合在一起,明顯少了幾分氣質和韻味。
最後就是身材。
旗袍上身,是種整體性的感覺。想把旗袍穿出美感和獨有的韻味,除了看臉,身材和氣質才是最重要的。
而「身材」和單純的「瘦」,並不是一回事。
比如許晴和倪妮,穿著剪裁合身、突出腰線的旗袍,站在那就是一個風情萬種,「撐得起來」。
而娜扎和楊冪屬於同一掛,即偏瘦的女星。
雖然總體來說,身材還算是婀娜多姿,但在曲線上並不突出。
從娜扎這張側半身的劇照中就能看出,她的臀部明顯就輸了,感覺娜扎可以學學時尚博主,穿旗袍時候戴個「假屁股」,挺起來~
這個問題其實她一直都存在,只要是這種稍微貼身一點的裙裝,就完全hold不住。
當然,除了靠身材撐,本身的氣質和旗袍的氛圍感相合,也同樣重要。
亦舒就愛旗袍,並把它當做萬能的簡約禮服,可以應用於所有正式場合。
在《我的前半生》原著中,羅子君要嫁給翟先生,卻因為是第二次婚姻,她覺得像初婚的小姑娘那樣穿白紗蓬蓬裙,真是不太好意思,便決定穿旗袍。
如果按原著拍,馬伊琍或許是在《旗袍美探》這個樣子
她說:「旗袍這種衣服,真是中國女性的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無論什麼場合都適用。」
旗袍能兼顧女人的美麗與優雅,最要緊的是能保證得體。
尤其是改良後的旗袍,在「旗袍」這個基礎色調裡,加入更符合自己狀況的個性元素。
《旗袍美探》裡馬伊琍穿的,也基本都是改良旗袍,符合她海歸上海女人的身份。
馬伊琍本身就是上海人,穿上旗袍的她,立馬能用嬌滴滴的滬腔說上一句「旗袍上身,好事登門」。
雖說她多了些新潮和跳脫,老上海的氛圍感還是妥妥的。
同樣是演舊時代上海女人,鄭秀文在《長恨歌》裡演的王琦瑤,就遭到了不少吐槽。
觀眾都說鄭秀文太港女,不夠溫柔,也不夠心機,尤其是少了上海女人那一點點畫龍點睛的「作」勁兒。
原著作者王安憶也說,相比起來他更青睞韻味十足的吳倩蓮,更「上海味道」一點。
吳倩蓮雖然在美豔度上稍有不足,可氛圍感上明顯更佔優勢。
就像《花樣年華》裡,看起來終日鬱郁的張曼玉,穿著旗袍站在那裡,就是一幅畫。
所以還是要經歷過世事磨鍊的熟女,穿旗袍才會更有風韻。
她們用旗袍把風雅具象化,想要由內而外透出的貴氣,其實也是種含蓄的自我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