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常用的防腐劑(防腐劑真的不是你想的那樣)
2023-05-02 20:41:23 1
丨編輯:Vicky 排版:Fanny 責編:Sady 審核:李雲
經常和大家普及關於化妝品的一些成分介紹,也相信咱家大多粉絲或多或少都已經學會該怎樣看成分,對於挑選化妝品的時候也能起到不少幫助。
但還存在一個認知問題,花花發現還是有不少人都保持偏見,那就是對於「防腐劑」這個成分的態度,似乎都不太友好,提及的第一印象便是:
哇,這產品加了防腐劑肯定不安全
添加防腐劑的化妝品還能用?
啊?這產品有防腐劑啊?
不買了不買了......
其實也能理解為什麼,但凡事都有兩面性,單一、過於絕對的認知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到你的日常生活,一句老話: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那麼接下來,是時候改變一些你對防腐劑的看法了,談「腐」色變?DUCK不必。
防腐劑是什麼?
簡單來說,防腐劑是指可以阻止微生物生長的物質。
在化妝品中,防腐劑的作用是保護產品,使其可免受微生物汙染,延長產品的壽命,確保產品的安全性,防止消費者因使用受微生物汙染的產品而引起可能的感染。
化妝品若受到微生物汙染引起變質,一般情況下,在外觀就能反應出來:
● 如黴菌和酵母菌經常會在產品的包裝邊沿等地方出現黴點。
● 受微生物汙染的產品會出現混濁、沉澱、顏色變化、pH值改變、發泡、變味,如果是乳化體則可能出現破乳、結塊等現象。
如果防腐劑添加的量不夠,則可能出現微生物適應周圍的生長環境,產生抗藥性,從而導致防腐失效。
防腐劑是如何作用的?① 對於大多數細菌來說,最適合生長的pH值範圍是接近中性( 6.5~7.5) ,強酸及強鹼不適合微生物的生長,比如常見的果酸產品,防腐效果通常會好過中性產品。
② 表面張力也是影響微生物生長的原因之一。在一些表面活性劑用量很高的配方中,也不利於微生物的生長。
③ 一般情況下,細菌最適宜生產的溫度為30℃~37℃,而黴菌及酵母菌為20℃~25℃。所以可以採用高溫消毒的方法,但個別菌種(如:芽胞菌)在適應環境後,會生成保護膜,即使80℃~90℃的高溫下,短時間內也無法將其殺滅。
也就是說,防腐劑對微生物的作用,只有在足夠的濃度且與微生物直接接觸的情況下,才能產生作用。在一些油膏類等含水量很低的產品中,一般情況下是很難生長的。
常見的防腐劑使用情況
化妝品防腐劑的種類豐富,按照結構來分主要有四大類:醇類防腐劑、甲醛的供體和醛類衍生物防腐劑、苯甲酸及其防腐劑、其他有機化合物防腐劑。
據市售化妝品防腐劑調查結果[2]顯示,在調查的391份國產化妝品中,含防腐劑共15種;在277 份進口化妝品中,含防腐劑共16種。
其中國產化妝品裡,羥苯甲酯( 4-羥基苯甲酸及其鹽類和酯類) 佔據化妝品防腐劑使用頻率榜首,苯氧乙醇和羥苯丙酯分別位列第二、第三。(表1所示)
因各國綜合情況以及相關法規、偏好等都有所不同,對於防腐劑的使用情況也存在一定差異性,也可同步了解一下。(表2所示)
如表3調查數據顯示,羥苯甲酯在化妝品使用頻率最高。(以下內容只說明國產化妝品)
羥苯甲酯穩定性強,在酸性和鹼性情況下也具有良好抗菌能力,抗真菌效果較突出,對細菌效果較差。
一般與其他防腐劑4-羥基苯甲酸及其鹽類和酯類防腐劑或咪唑烷基脲、雙 ( 羥甲基) 咪唑烷基脲、DMDM 乙內醯脲、甲基異噻唑啉酮、苯氧乙醇、2-溴-2-硝基丙烷-1,3-二醇等復配使用,可以達到更好的廣譜抗菌效果。
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其價格低廉,性價比較高。
總結
目前不存在一種萬能的防腐劑。
只有多種防腐劑的相互配合,優缺點進行互補,才能提高廣譜性、增強抑菌效果、抗二次汙染、提高安全性、預防抗藥性的產生。
也有一些產品打著不含防腐劑的廣告,但其本質是添加了暫未列在防腐劑目錄裡的、具有防腐體系的原料,因此說不含防腐劑也不大可能。
但也無需過於擔心,畢竟科學技術在不斷精進,研究也會逐漸優化整個化妝品防腐體系。
所以能規範上市的化妝品都是沒啥大問題噠~
(大家還是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喲)
因此,防腐劑並非是百無一用還有害的,無需抱著抵制心理看待,多用科學角度審視,成分合理無風險,還是可以放心買買買的。
〔參考文獻〕
[1]郭陽,臧埔,郜玉鋼,劉楊,王璐.化妝品防腐劑的使用現狀及進展[J].中南藥學,2018,16(09):80-85.
[2]曹孟岑,馮婷婷,張小差,劉雲竹,馮月媛,楊文妍,宋麗雅.市售化妝品防腐劑使用現狀調查[J].環境衛生學雜誌,2017(04):47-51.
[3]葉竹洪.化妝品防腐劑資料匯總[J].口腔護理用品工業,2018,28(06):26-30.
〔免責聲明〕
本文數據更新於2020年09月18日
由「皮膚科楊希川教授」原創,旨在為讀者進行科普
科普內容不能代替醫生診治意見,僅供參考
如有皮膚問題,請及時諮詢醫生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封面設計:阿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