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節獻給黨的一封信
2023-09-13 15:51:10
我們是平凡的,我們身處的時代是偉大的。小編整理了建黨節獻給黨的一封信,歡迎欣賞與借鑑。
建黨節獻給黨的一封信【篇一】
親愛的黨:
眼看建黨96周年即將到來,我有說不完的的祝福想給您送上。
是您用辛勤的汗水讓我們過上了富饒的生活。但是,您卻付出了許許多多,經常為了我們,您不分日夜的工作,為了我們,您嘔心瀝血。我在這裡衷心的感謝您對我們的貢獻。
以前,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是靠種田生活的,一天到晚往田裡跑,生怕田裡遭害蟲雜草的影響而產量減少,收穫時又怕沒不出去。每天都是提心弔膽的,非常辛苦。終於有一天,黨來到了我們這,告訴我們怎樣種田產量最多,還給我們做了示範。經過了5年的奮鬥,我們離開了農村,來到了我們崇拜很久的城市。又經過幾年的奮鬥,我們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自己的車子。當初要是沒有黨的指導,我們可能還在農村擔驚受怕種田,根本不肯能有今天。所以我們今天要衷心的謝謝黨讓我們過上了美好的生活。
當我剛剛來到柳州市時,對這裡所有都是陌生的。當時,最讓父母煩惱的就是高昂的學費,有:借讀費,書費,學費……一學期就一共兩千多元,爸爸媽媽兩個工資加到一塊一個月才一千多元,一個學期學費就相當於爸爸媽媽一個月工資,和一個月的努力。在加上要吃東西(我當時非常喜歡吃零食),喝水,用水,用電……爸爸媽媽根本就支撐不起。但是黨知道了我們一些外來就讀的學生要付高昂的學費時,就頒布了九年義務教育,在這九年裡,學校不可以收取學生任何費用。現在,一個學期只用交一百多元,爸爸媽媽的壓力減少了很多他們就有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工作上。在加上我們節儉的生活,很快就有了自己的門面,不用繼續幫別別人作生意了,不用再看老闆的眼色了。家裡也從缺三短四變得一應既全了,電視機,電腦,印表機……以前要去書店看的資料,現在在網上一查就看得到了。要不是有黨的幫助,我們怎麼可能有今天。
建黨節獻給黨的一封信【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在黨的96歲生日之際,演講一題《青春獻給黨》,這對於我們90後的孩子來說似乎顯得有些稚嫩。但我要說,這是鐮刀和斧頭在我們心靈的鐫刻,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誓言對我們心靈的催生,是與時俱進精神在我們心靈植下的種子。
我是江西這片紅土地哺育的孩子。我不說革命戰爭年代,無數先烈為人民的幸福拋頭顱灑熱血;我不說改革大潮中,無數普通黨員舍小家、顧大家在平凡的崗位上無私奉獻;我不說人民大會堂裡心繫民生的錚言。我只想說說我身邊的感動。
就在十個月前,在我的家鄉撫州經歷了一場百年不遇的大水,唱凱決堤。老百姓心急如焚,手足無措。危難時刻,是無數的共產黨員和解放軍戰士為我們築牢了心中的大堤,奮不顧身地悍衛著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省、市領導親臨現場,徹夜未眠。大水來臨,我們的溫總理出現在了大家的眼前,他冒雨來到大堤決口處,囑託大家要堅定信心,奪取抗洪搶險的最後勝利。在重災區羅針鎮有一位五十多歲的陳老漢,家裡全部被水淹了,溫總理在羅針鎮視察時,他正好站在距離不遠的一處高地。以前都是在電視裡看見總理,今天真正看見總理了,陳老漢的眼角卻突然溼潤了,他感慨道:「每次有災難呀,總理總是第一時間趕到。說實在的,總理的年齡,在我們農村也算老一輩的人,這麼辛勞,看了心裡頭感覺有點酸酸的。溫總理比電視裡看的有點憔悴,兩邊的頭髮都白了。」老人說這話時,我正在他身邊。
五年前的一天,一支綿延數公裡的送葬隊伍出現在樂安縣城,這是該縣有史以來最長人數最多的送葬隊伍。他們戴著自製的小白花,一路抽泣著送一位逝去的老師走完最後一程。這是一位倒在自己心愛的講臺上的老師,當他倒下的那一刻手中還緊緊握著半截粉筆。他臨走前最後一句話是:「同學們,你們要珍惜時間!」在醫院整理他的遺物時,發現他身上只有4塊錢。他就是我的高中老師,望著他手中高高擎起的粉筆,「人民教師」的稱號又一次讓我雙淚直流。
雖然我只有20歲,但是記憶中一個個的事例總讓我心頭沉甸甸的。身處大學校園裡的我,不時地在收穫著類似的感動。如今我也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了,我時常在想,入黨為什麼,我如何才能對得起我身邊的這些感動。
我是平凡的,我們身處的時代是偉大的。細理我身邊的這些感動,其實他們也是在自己的崗位上踐行著曾經許下的誓言。我想,正是因為有每一塊石頭的堅守,才有萬裡長城的巍峨;正是因為有每朵浪花的音符,才有了大海的奔騰咆哮;也正是因為有每位平凡者的恪盡職守,才有祖國的繁榮昌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毛主席說:「青年好比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世界終究是你們的!」青年朋友們,我想借用《世說新語》中的「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這句話與大家共勉。最後我要說,青春獻給黨,是我們發自肺腑的心聲,是我們一個又一個青春的足跡,讓青春中奉獻中閃光!
謝謝大家!
更多相書信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