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林的樹叫什麼(桋是什麼樹)
2023-09-13 20:50:09
「桋」字在文字工具書裡有三層意思:一是讀sù時,即梀,「木枝上生也」(《類篇》),現在有的解釋為桑寄生或槲寄生;二是讀tí(題)時,是「桋桑,女桑」(《爾雅·釋木》)即「女桑也,樹小而條長。」也有解釋為初生的小桑樹;三是赤栜(sù)。一種喬木。有的解釋為山毛櫸科(殼鬥科)的苦楮。
《詩經·小雅·四月》裡的「山有蕨薇,隰有杞桋」之「桋」,古籍解釋比較一致:《爾雅·釋木》:「桋,赤栜;白者栜。」晉·郭璞註:「赤栜,樹葉細而歧銳,皮理錯戾,好叢生山中,中為車輞。白者葉員而歧,為大木。」陸璣《毛詩草木疏》釋「隰有杞夷」:「梀葉如柞,皮薄而白。其樹理赤者為赤梀,一名桋 ,白者為梀。 其木皆堅韌,今人以為車轂。」現代的《詩經》譯註有的只說「桋,赤楝」;有的則說是「血櫧,山毛櫸科」,即指今之殼鬥科錐屬的苦櫧。
從以上古人的描述中,我們可知桋、栜有以下特徵:①樹皮薄,白色;②其樹有赤(紋理赤)、白(紋理白)兩種,紋理白者成大木;③梀葉似柞(櫟),赤栜(桋)樹葉窄而有銳齒;④材質堅韌,芯材可以做車輞、車轂。
葉如柞的植物有兩大類,一是殼鬥科的錐屬植物,一種是殼鬥科的青岡屬植物。
錐屬植物多為大木,其葉形有些似柞和慄,其木材堅硬耐腐,一些樹種的果實可作澱粉食用。《詩·唐風·山有樞》中的「山有栲,隰有杻」之「栲」,就是其中的一種。但是,①錐屬植物的葉子大多只有上半部有較錢的鋸齒,背面灰白色或銅鏽色,革質,葉脈不太明顯,看起來並不太像柞櫟的葉子;②錐屬植物的樹皮多數很厚,有的達1釐米以上,也不是白色;③錐屬植物多生山坡山崗,所謂「山有栲」,與「桋」的生境不符;④錐屬植物只產長江以南地區,《詩·小雅·四月》的產生地(甘肅、陝西、河南等地)不產。
青岡屬植物全為喬木,其葉、果實都很像櫟屬植物,葉緣都有多少、深淺不一的鋸齒;樹皮看起來很薄,除了樹齡很大的老樹外,大都呈灰白色,密林中的大樹皮常常青白斑駁;木材紅褐色、黃褐色或灰白色,材質重、硬,強度甚強,收縮性大,耐腐力強,不易開裂,富彈性,能受壓,是樁柱、車船、工具柄、枕木、車軸等良好材料;種子含澱粉,可作飼料、釀酒;樹皮可制栲膠;青岡屬植物我國主要分布於秦嶺、淮河流域以南各省區,多生於山谷(隰)或陰坡雜木林中,為組成常綠闊葉林的主要樹種之一。據《中國植物志》,甘肅、陝西、河南等地有產青岡、小葉青岡、細葉青岡、曼青岡四種。細葉青岡和小青岡的葉較小,(細葉青岡葉長4.5-9釐米,寬1.5-3釐米,小葉青岡葉長6-11釐米,寬1.8-4釐米),青岡和曼青岡的葉較寬大(青岡葉長6-13釐米,寬2-5.5釐米,曼青岡長13-22釐米,寬3-8釐米);細葉青岡相對矮小,高多在15米一下;青岡、小葉青岡、曼青岡可為大木,高可達20米,胸徑可達1米。
綜上,陸璣《毛詩草木疏》說的「樹葉細而歧銳」者,應該是指細葉青岡和小葉青岡這兩種或者其中的一種,而單指細葉青岡的可能性為大,因為細葉青岡常「好叢生山中」;「白者葉員(圓)而歧」可能指的是青岡和曼青岡或是其中的一種。如果知道哪種木理赤,哪種木理白,就可以肯定「桋」具體是哪一種,但「桋」(赤栜)是指其中的一種或兩種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