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宋太宗的成語(源自於宋太宗的成語)
2023-09-19 04:05:07 1
宋太宗趙光義(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字廷宜,是我國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於公元976年11月15日至公元997年5月8日在位。
成語「開卷有益」與「雪中送炭」,都源自於宋太宗的故事,這兩個故事提供給人們不少的正能量。
開卷有益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兩個成語故事,以及由此帶來的啟發。
一.開卷有益
「開卷有益」成語源自於宋太宗愛讀書的故事。宋太宗趙光義非常喜歡讀書,他特別喜歡讀文史類的書籍,由於當時宋朝的藏書較多,而且門類繁雜,讓他在查閱一些同類資料時,感覺到很不方便。
宋太宗想到,如果有一本包羅萬象的書籍就好了。於是,在公元977年,他召來當時非常有名的文學家李昉,詔命他主持編寫一本類書(類似於現在的「百科全書」)。
李昉等人不負皇命,經過將近7年的辛苦努力,終於編成了一部有1000卷、55個門類的大型類書,這部書共收集摘錄了1600多種古籍的重要內容,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因為當時正處太平時代,他們就把這部書命名為《太平總類》。
趙光義畫像
宋太宗聽說書寫完了,非常高興,他天天捧在手裡閱讀,還規定自己每天要讀三卷,一年內要全部看完。並將它更名為《太平御覽》,以示愛看。
就這樣,太宗堅持不懈地每天閱讀《太平御覽》,有時候朝中事務太忙,沒空閱讀,他就抽空閒的日子補讀。曾有人覺得皇帝每天要處理那麼多國家大事,還要去讀這麼一部大書真是太辛苦了,就去勸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過度勞神。
可是,宋太宗卻回答說:「我很喜歡讀書,從書中常常能得到樂趣,多看些書,總會有益處,況且我並不覺得勞神啊。」於是,他仍然堅持每天閱讀三卷。他還常常對左右的人說:「開卷有益(只要打開書本,總會有好處的)。」
宋太宗劇照
後來,「開卷有益」便成了成語,形容只要打開書本讀書,總會有益處的。常用於勉勵人們勤奮好學,多讀書就會有得益。
二.老wu感悟
從宋太宗愛讀書並發明「開卷有益」的成語故事中,我們感悟到,讀書肯定是有益處的,古代國家領導人都能酷愛讀書,並給自己制定讀書計劃,沒有時間也要忙中偷閒,每天抽空堅持讀書。
現在我們所處的時代與環境太好了,各式各樣、分門別類的書籍都很齊全,書籍呈現方式又不限於紙質的,還有先進、方便的電子版形式。如果再不去好好讀書真是愧對古人、空到現代社會走一遭了。
因此,呼籲大家投入到讀書的浪潮中去吧,小朋友、青少年們除了如期完成自己的學業外,抽空多讀些好書,以補充文化知識、開闊視野,為長大後順利投入祖國建設,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宋太宗畫像
正在創業或者已在各崗位工作的朋友們,除了認真學習本專業的書籍外,還應該經常閱讀最新的科學文化知識,或者嘗試閱讀我國(及世界)璀璨的歷史文化類書籍,以不斷拓展自己的思維空間,提高開拓創新、發明創造的能力,為國家與人民做出更大的貢獻,同時也為自己的事業蒸蒸日上、生活質量日益改善、家庭幸福美滿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礎。
已經退休、進入老年的朋友們,更可利用富餘的空閒時間,去閱讀適合自己及感興趣的各類書籍,以補充文化知識、充實自己的業餘生活。讓退休生活過得豐富多彩,還可以給國家與社會發揮餘熱。
趙光義劇照
綜上所述,大家應當借鑑宋太宗的做法,用讀書來充實、豐富自己的生活,相信開卷肯定會有益的,決不能虛度時光,枉到人間走一遭!
三.雪中送炭及感悟
北宋都城開封,雖然地處黃河以南,但到了冬季,仍然會是天寒地凍,風雪交加的。這讓一般的貧困居民仍然不免挨餓受凍。
北宋淳化四年(993年)二月,宋太宗趙光義為展現京城開封的祥和氣氛,以及自己的仁君形象,所以下詔賜給京城年事已高者禦寒衣物,而百歲老人則另外加賜塗金帶。恰好這一天,京城大雪紛飛,天氣異常寒冷,因此,宋太宗立即又派下屬,去賜給孤老貧窮者每人一千元錢及若干米、炭(冬天取暖用)。
作為北宋最高統治者的宋太宗,能夠在寒冷的冬季,心繫天下蒼生,於是,宋太宗「雪中送炭」的典故就流傳開來了。
雪中送炭
老wu感悟:國家領導人關鍵時刻心系孤寡老人,「雪中送炭」原來從宋太宗時期就開始了,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啊,我們應該將其發揚光大,更要付諸實際行動,主動關心、不斷幫助孤寡老人,讓我們的社會充滿溫暖,讓我們的社會主義國家更能體現其優越性。
本文由「老wu侃國學今用」原創,歡迎關注,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