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過澳門哪個關口最好(珠海澳門怎麼走)
2023-09-19 04:07:07 3
9月8日,期待已久的粵澳新通道青茂口岸將迎來開通啟用。
自澳門回歸20餘年來,珠澳間各大口岸不斷迭代擴容、突破創新,逐步打破兩地的地理屏障,見證著兩地往來更便捷、交融更密切。截至目前,珠海與澳門之間已設有拱北、橫琴、灣仔、跨境工業區、港珠澳大橋、九洲港及青茂7個旅檢口岸,其中拱北、橫琴、跨境工業區、港珠澳大橋及青茂5個為陸路口岸,灣仔及九洲港2個為水路口岸。
那麼,各大口岸都有何亮點?南方 梳理了一份「科普帖」,帶各位南友七大通道逐個看。
拱北口岸
全國第一大陸路口岸
拱北口岸。 南方 錢文攀 拍攝
拱北口岸位於珠海拱北與澳門關閘之間,距今已有100多年歷史,口岸目前的聯檢大樓是1999年10月為迎接澳門回歸而建成啟用的。作為我國第一大陸路口岸,用「爆棚」「超載」來形容客流高峰時的拱北口岸實不為過。
2019年,經拱北口岸出入境旅客為1.45億人次,連續6年驗放量超過1億,單日最高驗放量達49.9萬人次。2020年,受疫情影響旅客銳減,經拱北口岸出入境旅客仍達6000萬人次,連續8年位居全國第一。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
全國率先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新模式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 南方 錢文攀 拍攝
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是連接珠海市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口岸,是粵港澳大灣區三地互通、客貨兼重的陸路口岸之一,也是港珠澳大橋的核心組成部分。
同時,珠海公路口岸作為科技創新運用的實踐高地,口岸出入境客車、貨車全部實行「一站式」自助查驗,只需「停一次車,提交一次資料」即可完成查驗;在珠澳方向,有全國率先實施的「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新型查驗模式,旅客在同一查驗大廳,通過一次排隊,接受一次集中檢查,最快20秒就可完成內地與澳門雙方邊檢查驗手續。
今年截至8月,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車流量超過110萬輛次。
橫琴口岸
運行1年旅客過600萬
橫琴口岸。 南方 錢文攀 拍攝
橫琴口岸新旅檢區域於2020年8月18日正式啟用。官方數據顯示,該口岸開通運行1年來,已累計驗放出入境旅客超過600萬人次,車輛約90萬輛次。
當前,該口岸日通關量高達到3萬多人次,車輛約4000輛次,其中,澳門單牌車數量更是刷新歷史紀錄,單日通過量超過2000輛次,佔口岸出入境車輛日通關量逾五成。橫琴口岸旅檢區域自開通之後,也實現了「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時間和效率大大提升。
灣仔輪渡客運口岸
坐船5分鐘直達澳門市區
灣仔口岸。 南方 關銘榮 拍攝
灣仔輪渡客運口岸於1984年對外開放,屬於國家級一類水運客運口岸,檢查大廳設置查驗通道16條,主要擔負經馬騮洲水道和附近海域內地往來港澳航行船舶、旅客、往來珠澳小額貿易人員、港澳流動漁船民的出入境服務,年均查驗旅客約70萬人次。坐船從灣仔碼頭直達澳門市區,全程不過5分鐘。
九洲港口岸
唯一同時連接港澳的水路客運通道
九洲港口岸。 南方 錢文攀 拍攝
九洲港口岸是珠海市目前唯一同時連接香港、澳門的水路客運通道,目前使用的臨時口岸內共設出入境查驗通道20條,其中人工通道8條,自助通道12條。
受疫情影響,目前香港、澳門航線均為停航狀態。澳門航線於2021年3月1日開通,連接澳門氹仔碼頭,每天「十進十齣」往返共20個航次。停航前,日均出入境旅客約為200人次。
珠海跨境工業區專用口岸
珠澳兩地第一個24小時通關口岸
珠海跨境工業區專用口岸。 南方 關銘榮 拍攝
珠澳跨境工業區專用口岸連接澳門青州和珠海茂盛圍,是珠澳兩地第一個24小時通關口岸,成立於2009年3月。
2019年,珠澳跨境工業區專用口岸客流量約為258萬人次,交通工具3.7萬輛次;2020年,受疫情影響客流減至121.8萬人次,交通工具3.9萬輛次。
2020年6月23日,國務院批准廣東珠澳跨境工業區專用口岸擴大開放,允許內地供澳門鮮活商品運輸車輛在此入境,口岸車輛查驗量明顯增加。
2021年截至7月31日,專用口岸客流量約為105.6萬人次,交通工具3.98萬輛次。
青茂口岸
國內電子化、智能化最高的口岸
青茂口岸。 南方 錢文攀 拍攝
粵澳新通道(青茂口岸)既是粵澳合作重點項目,亦是澳門重要民生工程。口岸距離關閘口岸約800米,主要功能為緩解拱北—關閘的通關壓力。
以合作快捷查驗通道為主的青茂口岸,是目前國內電子化、智能化最高的口岸,主要採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自助通關模式,出入境各設置50條自助通道及2條人工通道,實施24小時通關。口岸設計通關量為每天20萬人次,通關後將進一步便利兩地人員跨境往來。
【記者】何麗苑
【攝影】錢文攀 關銘榮
【統籌】梁涵
【作者】 何麗苑;錢文攀;關銘榮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