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子線調整最佳方法(為子線擋口問題)
2023-09-18 11:55:13 1
子線是否存在擋口問題,一直被釣友討論,有時為此爭論的面紅耳赤。筆者認識的一位釣魚高手,始終堅決反對子線存在擋口,人家的垂釣戰績在那擺著,別人反駁也需要掂量一下。但筆者的另一位釣友,同樣是位資深老手,他斬釘截鐵地說,肯定存在檔口現象,指著魚護裡的一條紅尾鯉魚「要是不存在,這鯉魚送你」
子線到底是否存在檔口子線擋口問題,釣魚大咖意見不同一,但並不妨礙普通釣友的判斷,而這恰是釣魚的魅力所在。筆者始終認為,子線存在擋口現象,具體的理由,咱們細細說。
子線與主線的最大區別,是子線經過工藝的特殊軟化。除去浮漂調釣的需要外,剩下的重要原因,就是為方便魚的吞食。這個原因顯然暴露了兩點:一是魚攝食時講究「舒服」,碰到「硬」的主線,還會偏向「軟」的子線,說它「欺軟怕硬」也屬正常;二是子線雖然已經「軟化」,但生產工藝、線徑大小的差異,不同品牌、型號的子線也存在軟硬區別,所以有些子線就有可能因為「過硬」或捆綁不合理,導致魚吞餌困難。
釣魚人清楚,黑坑或死水塘的老釣點,常用滑口魚出沒,這類魚被多次鉤掛,有的反覆垂釣,鉤尖刺破嘴唇、上顎的疼痛感記憶猶新,再次攝食餌料時,警惕性高、攝食謹慎:有時會有身體側碰鉤餌;有時擺動尾巴掃動鉤餌,試探安全性;吞食過程有些阻、碰,馬上吐出餌料,整個過程僅需0.6秒的時間。所以玩黑坑垂釣老滑魚時,多採用細線、小鉤,通過線組靈敏性是一方面,方便它的吞食才是重點。餌料講究散落、霧化,以此吸引魚群的注意,釣滑口魚,卻儘量減少餌料霧化,避免引起它們的「恐慌」,說明滑口魚處於高度緊張狀態,那么子線過硬,難度不會引起它的警惕嗎?接觸餌料時,觸碰子線,可能引起更大的反應。
為何平常難以發現擋口現象呢?這是因為擋口多發生在魚活性不佳的時候,比如深秋、冷冬。像晚春、夏季、初秋三個時間段,魚活性高、攝食迅猛,即便遇到點阻礙,也能順利把餌料吞下。比如鯽魚,在冷冬時棲息在水底,嘴唇的開合頻次、力度大大衰減,因而鯽魚在吸食餌料時,稍微有點阻礙、疼痛,便失去興趣,隨即離開。所以冬季野釣鯽魚,經常使用0.2號的小線徑子線,提高線組靈敏性,也降低對鯽魚的幹擾。
寫在後面:再舉個極端例子假設保持子線足夠的柔韌性及靈敏性外,大幅度提升子線的線徑,甚至比主線還大。再捆綁魚鉤,能明顯感到子線的存在,這時再鉤掛餌料,拋入水中。可以想像,魚的攝食肯定會受到影響。
原創:老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