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丹東改名了嗎(遼寧的丹東55年前叫)
2023-09-18 17:15:07 4
@遼寧有歷史
不胡說 不戲說 不深說
原創內容,轉載請標明出處
之前「遼寧有歷史」寫過一篇文章,介紹了安東省、安東縣、安東市以及丹東市之間的關係。234萬丹東人可能不知道,丹東兩次是省會,舊名「安東」文章發出後,引起了廣泛傳播,不少網友紛紛追問:安東市為什麼要在1965年改名丹東市呢?
今天「遼寧有歷史」就書接上回,繼續說一說「安東」改名「丹東」的原因。
丹東地域最早出現「安東」字樣是在唐朝。當時,唐朝和新羅聯軍消滅了高句麗,之後設置了「安東都護府」,這是唐朝六個主要都護府之一。雖然丹東市沒做過「安東都護府」的治所,但它的區域歸屬於安東都護府。唐朝的六大都護府裡除了「安東」,還有「安西」、「安北」和「安南」。
唐朝都護府
「安東都護府」存在了近一百年,它的治所,也百姓俗稱的辦公地點,最初在朝鮮的平壤,後來遷到了遼寧省的遼陽市,之後又繼續西遷,具體遷移過程,這裡不做展開。
唐朝安東都護府
丹東地區確切出現與之有關聯的「安東」字樣是在清朝光緒年間。當時,清政府對東北封禁政策鬆動,於是設置了「安東縣」。偽滿洲國時期,成立了「安東省」;1937年,成立了安東市。1965年,安東市改名為丹東市。
大家很關心改名的原因,其實,當年改名為「丹東市」是有時代背景的。當時,國務院要求在東北三省、雲南、廣東、廣西自治區進行地名核查,凡是有刺激越南、朝鮮這兩國的大國沙文主義含義的地名都要改掉。
那麼,國務院為什麼會出臺這樣一個意見呢?原來,1964年越南主要領導人提出了改名「睦南關」的建議,於是,我國將廣西的「睦南關」改名為了「友誼關」。而國務院改名的意見,是這個事件的外延。
1964年底,當時的內務部,相當於現在的民政部下發了《關於請對縣市以上地名等審查提出更名意見的函》,要求對全國縣市以上地名和對外有關係的重要山名、河名進行審查並提出更名意見。審查更改的地名範圍包括:
一、對鄰邦含有大國沙文主義不友好的;二、帶有大漢族主義歧視兄弟民族性質的;三、以敵偽人員名字命名的;四、用字生僻難認難寫的;五、用外國文字或外國人名命名的。
按照上述意見,安東市和安東縣屬於「對鄰邦含有大國沙文主義不友好的」範疇,於是,1965年3月,安東市改名為丹東市;安東縣改名為東溝縣,1993年又改名為東港市。
其實,在「安東」改名「丹東」前,安東縣險些被改名。民國期間,全國地名重複的很多,除了遼寧(當時叫「奉天省」)的安東縣,在江蘇省還有一個安東縣,且那個安東縣成立於明朝,時間早於遼寧的。不過,因為丹東的地理位置優於江蘇的,最終,江蘇的安東縣改名為漣水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