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跳繩促進身高正確跳繩的方式(馬上評1分鐘跳繩185個)
2023-09-16 05:33:46 2
兒童跳繩促進身高正確跳繩的方式?「我感覺兒子上的是體校」近日,一位來自杭州的母親因為小學二年級兒子的跳繩問題,發出了這樣的「吶喊」因為老師要求全班同學每天堅持視頻打卡,跳繩每分鐘要跳185個才算「優秀」,讓這位母親「壓力山大」,甚至國慶出門遊玩,也因為兒子沒帶跳繩無法練習而忐忑不安,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兒童跳繩促進身高正確跳繩的方式?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兒童跳繩促進身高正確跳繩的方式
「我感覺兒子上的是體校!」近日,一位來自杭州的母親因為小學二年級兒子的跳繩問題,發出了這樣的「吶喊」。因為老師要求全班同學每天堅持視頻打卡,跳繩每分鐘要跳185個才算「優秀」,讓這位母親「壓力山大」,甚至國慶出門遊玩,也因為兒子沒帶跳繩無法練習而忐忑不安。
在很多過來人印象中,對於天性喜歡蹦蹦跳跳的孩子而言,跳繩可謂是小菜一碟。仨兩個小夥伴,一小片空地,就可以歡快地跳起來。一樁輕鬆加愉快的小事,何時竟然成了困擾家長的「大麻煩」?這位母親的煩惱還引發了眾多家長的強烈共鳴,有家長甚至形容跳繩已經超越數學英語,成了一年級要邁過的「第一道檻」。孩子開開心心跳個繩,真的有這麼難?
早在2014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就將跳繩納入其中。正因如此,跳繩成了所有學校的「標配」。一樁健身好事,何以成了對家長的「折磨」?
首先,部分學校的「超標」要求值得商榷。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一年級「一分鐘跳繩」項目規定男生在一分鐘之內跳17個及格、109個滿分,要求女生一分鐘之內跳17個及格、117個滿分。對照這樣的標準,每分鐘要跳185個才算「優秀」無疑嚴重「超綱」了,不少網友直言這樣的要求有失「苛刻」。
明明有國標,學校為何還要自行拔高?毫不誇張地說,這在某種程度折射了一些學校領導和老師的「應試心理」。在這樣的心態下,跳繩也成了一種競爭,自然是跳得越多越好,出臺每分鐘185個的「土標準」也就不足為奇了。甚至有網友留言,二年級的孩子已經達到每分鐘210個,老師還要求向隔壁班的230個看齊。
殊不知,跳繩並不是跳得越多越好。運動固然能強身健體,一旦過量卻會產生負作用。尤其是孩子,身體骨骼機能等發育還沒有成熟,一味拔高要求,這種「盲幹」加「蠻幹」,有時會對身體造成嚴重損傷。而且,對於跳繩這種小事,也動輒要求在群裡視頻打卡,不僅給家長增添了額外的工作,還人為營造了一種焦慮氛圍。
其次,家長本身同樣難辭其咎。如果不參加專業競技,跳繩並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只要堅持練習,自然就會熟能生巧。即便是協調能力相對比較差的孩子,擺正心態,適當降低點要求,家長多陪同激勵,一段時間之後,基本上也不會有大問題。但在現實中,一些習慣於「競爭」的家長,往往一聽到有要求就緊張,在「起跑線」思維之下,哪一項都不能有絲毫落後。一旦發現自家孩子與同齡人相比存在差距,便會立馬焦慮不已。
如果孩子在跳繩方面真的遇到問題,家長最應該做的是冷靜分析情況進而尋求合理對策。但很多家長一遇到問題,就想到培訓班,以至於市場上興起了針對學前兒童和一二年級小學生的「跳繩培訓班」,並且價格不菲。
為了讓孩子儘快學會跳繩,本無可厚非,但這種簡單的事情也要交給「專業的人」來解決,某種程度上是家長在推卸責任。相比於那點簡單的技術,家長的陪伴鼓勵不僅更重要,而且也是一種極好的親子活動,卻偏偏想著用錢搞定,令人無語。
跳繩只是小事,但背後所折射的學校放不下的「應試爭第一」、家長動輒「花錢買平安」的問題,該引發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