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正喜歡一個人是什麼樣子的(真正喜歡一個人)
2023-09-16 11:19:19
真正的喜歡,除了美好的一面,往往參雜著更多痛感。
且這種痛感,大多來自你主動形成的自我壓力,而非對方的刻意索取。
換言之,你越喜歡一個人,就越容易感到痛苦和壓力,並且是你自願的,本能的。
這種「痛感」主要源於以下幾種情緒:
1、憐憫感:
當你真正喜歡一個人,你會情不自禁地對他萌生出一種過度保護欲。你覺得他無比脆弱,且時刻危險。黑天出門會被壞人拐跑,在職場會被老闆欺負,一個人就丟三落四,吃外賣會吃壞身體……
你將他完全歸於自我,甚至比保護自我更加面面俱到,唯恐世界的尖刺誤傷了他。
你不嫌棄他狼狽的一面,反而覺得他可憐。
2、共情感:
愛一個人一定會激發出你的高共情力。越愛,就越容易產生共情。
你會竭盡全力帶給他開心,甚至採用病態討好的方式。
因為看到他開心,你欣慰的感覺帶來的甜頭會讓自己更開心;反之,一旦發覺對方痛苦了,受挫了,或對你失望了,你的第一反應就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如果一段戀愛關係中,對方並不能與你建立情感上的連接,並且對你的情緒無關痛癢,高高掛起,那多半是不夠喜歡你。
3、責任感:
責任感是你主動形成的自我規範,與對方的要求無關。
它往往超出對方的要求範圍,呈現出一種更高標準——但也正是因為這種更高標準,往往會讓你痛並快樂著,的確很累,卻又無法割捨。
小至對方加班很晚回家,明明很正常的事,但責任感卻必然驅使你擔憂「他回到家吃什麼?路上會不會安全?」並想辦法儘自己的能力減少他加班的弊端,比如親自去接他,比如去給他送飯,甚至陪他加班。
大至兩人的未來藍圖,你都比他更加超前考慮,完全無法抱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娛樂心態,難免放大未來的某些坎坷挫折,想到這些,你會徹夜難眠,焦慮無比。
4、迎合感:
哪怕你不是討好型人格,但當你真正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或多或少會無意識地呈現出討好的傾向,藉此為維護關係的重要方式之一。
更何況,或許你本就是個自我價值感不高的討好型人格,戀愛對你而言就更像一個單向表演的過程——你會近乎苛刻地要求自己,從各種方面趨於對方想要的人和理想的狀態,哪怕對方的理想型是無理的,不可實現的。
對方說喜歡能在事業上幫到自己的,你就拼命賺錢,打腫臉充胖子地給對方花錢;
他又無意間表露出自己對賢妻良母的渴望,你又學習如何打理家務,像只小貓一樣乖巧地等他回家。
你會把他的氣話當真,相信他對你的評價就是你真實的自我價值,任其宰割,易被洗腦,任意由他變幻莫測的喜好捏造自己的模樣。
很累,但你無法自控。你的自我價值感越低,喜歡上一個人時,就越容易犧牲自己成全對方。
5、包容性:
你知道他的人性弱點,知道他缺點無數,甚至知道他配你不上。
你跟他大吵特吵,痛哭流涕,無數次被他氣到離家出走,無數次跟朋友抱怨他的過分行徑。
但無論怎麼折騰,只要你喜歡他,就不會離開他。
你會努力包容,包容不了的就促使他去改變,改變不了的就改變自己加以互補,你想盡所有的辦法讓兩人能更好地在一起,唯獨沒有想過要結束這段關係。
6、排他性:
排他性在每個人身上表現的狀態是不同的,對於缺少安全感的人而言,排他性往往令人苦惱,緊張兮兮。
當你喜歡一個人,你就無法接受目光所及範圍之內,存在與自己同等級重要性的角色出現,比如對方的曖昧者追求者、比如前女友前男友,甚至是工作中有交集的正常異性。
你會吃醋會不安,唯恐自己的地位被他人替代,無法接受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會轉嫁到另一個人身上。
同樣,你也會對對方的存在抱有絕對儀式感——某些事只對他做,某些話只對他說,某些樣子只有他能看見。
7、失落感:
你失落的頻率和程度,取決於你對這段關係的投入和期待程度。
相同的,如果你的投入不多,用心不多,完全是一種自給自足且自私自利的狀態,讓對方的存在可有可無,自然對這段感情也不會抱有什麼期待。
所以,如果你真的喜歡一個人,就必然更容易受傷,更容易產生失落感,但這種傷害並非是壞事,而是提醒你,在感情中尚未找好關係平衡的標誌,是每個人的必經過程。
我是深刻,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書籍《非暴力溝通兩性篇》譯者,大連市心理協會會員,34歲,已婚已育,願意和大家分享我自己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