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抵退稅流程(免抵退稅VS免退稅)
2023-09-16 14:36:42 1
免抵退稅
VS
免退稅
財務小王
申稅小微,我是一個做出口業務的財務新人,我想知道免抵退稅與免退稅有什麼不同呢?
「免、抵、退」稅是指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勞務使用的退稅方法,而「免、退」稅是指不具有生產能力的外貿企業出口貨物勞務使用的退稅方法,聽起來有些迷糊……
Part.1
【如何理解「免、抵、退」】
「免、抵、退」稅與「免、退」稅中都有「免」、「退」二字,那麼如何理解其概念呢?
實行「免、抵、退」稅管理辦法的「免」,是指對生產企業出口的貨物勞務,免徵企業生產銷售環節的增值稅;「抵」,是指生產企業出口的貨物勞務所耗用原材料、零部件等應予退還的進項稅額,抵頂內銷貨物的應納稅款;「退」,是指生產企業出口的貨物勞務在當期內因應抵頂的進項稅額大於應納稅額而未抵頂完的稅額,經主管退稅機關批准後,予以退稅。
Part.2
【政策文件】
免抵退稅與免退稅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稅收概念,這兩者稅收徵管對象和計算方式上具有明顯區別,希望大家不要混淆了。
快來跟著申稅小微漲知識吧~
申稅小微
【免抵退稅】
財稅〔2012〕39號文規定:
生產企業出口自產貨物和視同自產貨物及對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列名生產企業出口非自產貨物,免徵增值稅,相應的進項稅額抵減應納增值稅額(不包括適用增值稅即徵即退、先徵後退政策的應納增值稅額),未抵減完的部分予以退還。
【免退稅】
不具有生產能力的出口企業(以下稱外貿企業)或其他單位出口貨物勞務,免徵增值稅,相應的進項稅額予以退還。
Part.3
【注意要點】
財務小王
原來定義是這樣的,那麼「免抵退稅」與「免退稅」值得注意的相同不同點有哪些呢?
不同點
01 適用範圍:
免抵退稅辦法適用生產企業
免退稅辦法適用外貿企業
02 計算公式:
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免抵退稅,依下列公式計算:
1、當期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
當期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折合率×(出口貨物適用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當期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當期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當期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適用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2、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折合率×出口貨物退稅率-當期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當期免抵退稅額抵減額=當期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退稅率
3、當期應退稅額和免抵稅額的計算
(1)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則當期應退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
(2)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則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
當期免抵稅額=0
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為當期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中「期末留抵稅額」。
外貿企業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免退稅,依下列公式計算:
1、外貿企業出口委託加工修理修配貨物以外的貨物:
增值稅應退稅額=增值稅退(免)稅計稅依據×出口貨物退稅率
2、外貿企業出口委託加工修理修配貨物:
出口委託加工修理修配貨物的增值稅應退稅額=委託加工修理修配的增值稅退(免)稅計稅依據×出口貨物退稅率
03 計稅依據:
(一)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勞務(進料加工復出口貨物除外)增值稅退(免)稅的計稅依據,為出口貨物勞務的實際離岸價(FOB),實際離岸價應以出口發票上的離岸價為準,但如果出口發票不能反映實際離岸價,主管稅務機關有權予以核定。
(二)生產企業進料加工復出口貨物增值稅退(免)稅的計稅依據,按出口貨物的離岸價(FOB)扣除出口貨物所含的海關保稅進口料件的金額後確定。
(三)生產企業國內購進無進項稅額且不計提進項稅額的免稅原材料加工後出口的貨物的計稅依據,按出口貨物的離岸價(FOB)扣除出口貨物所含的國內購進免稅原材料的金額後確定。
(四)外貿企業出口貨物(委託加工修理修配貨物除外)增值稅退(免)稅的計稅依據,為購進出口貨物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註明的金額或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註明的完稅價格。
(五)外貿企業出口委託加工修理修配貨物增值稅退(免)稅的計稅依據,為加工修理修配費用增值稅專用發票註明的金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