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示範區一區22園(張江示範區年度發展報告)
2023-09-16 14:44:54 2
本公眾號(fxkjwx)是奉賢區科學技術委員會的官方微信,提供奉賢科技政策、創新創業環境、智慧城市建設、各類科普資訊等方面推送服務。
奉賢科委官方網頁(https://www.fengxian.gov.cn/kw/),歡迎收藏瀏覽。
編者的話 :
「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2021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年度發展報告》滿載碩果與您如約相見。
《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年度發展報告》是一份全面反映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創新發展的年度報告,自2013年開始連續逐年編寫。本年度報告主要內容包括綜述、建設成效、園區建設、附錄、大事記與發展歷程等部分,突出反映「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的戰略擘畫和取得的顯著成就。
從今日起,「科創上海」將陸續推送報告中的精彩內容,與關心和支持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有識之士分享共勉。
2021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年度發展報告
—— 綜述 ——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從形成基本框架體系向實現核心功能不斷邁進的起步之年。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全面提升自主創新和輻射帶動能力,成為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主戰場。2021年示範區企業實現營收7.8萬億元,工業總產值1.89萬億元,利潤5234億元,稅收4354億元。
強化規劃引領
優化區域空間結構
加強頂層設計<<<<
《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十四五」規劃》獲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批覆,制定發布《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本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編制發布《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十四五」規劃》,研究制定《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1—2023年)》(「張江之星」行動)和《上海張江高新區綠色發展行動方案》,並將首批100家企業納入「張江之星」行動。
優化空間範圍<<<<
為更好推進張江示範區高質量發展,將國家實驗室、張江科學城拓展區,以及楊浦「長陽秀帶」、桃浦智慧城、南大智慧城、吳淞創新城、嘉定新城氫能港、南虹橋科創園、西岸楓林灣生物醫藥製造基地、金山灣區科創中心、奉賢新城「數字江海」產業園等「十四五」重點發展區域予以調入。調整後,創新主體和創新區域進一步集聚、產業能級進一步提升,產業特色更加明顯,為示範區發展提供載體支撐。
強化策源功能
壯大戰略科技力量
布局實施重大科技項目<<<<
深度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研發和攻堅,承擔腦和類腦、量子、人工智慧等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的研發任務。推進一批市級科技重大專項啟動實施,已啟動硬X射線預研項目、矽光子、國際人類表型組計劃等10個專項,推進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機制及藥物研究、腦機接口、重大突發傳染病防控3項獲立項。深入推進國際大科學計劃與工程,「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大科學計劃已聯合美、日、匈等國際機構開展合作,中國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SKA)工程啟動,SKA區域中心啟動一批合作觀測項目,國際大洋發現計劃(IODP)第四巖芯實驗室落戶臨港,中國自主組織鑽探航次得到各國支持。
建立世界一流的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
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項目樣機研製與關鍵技術攻關取得突破性進展;軟X射線用戶裝置和活細胞成像等線站工程在國際上首次實現2.3—4.4nm「水窗」波段全覆蓋,並獲得飛秒尺度單脈衝相干衍射數據;光源2期新建部分線站對用戶開放;轉化醫學設施完成教育部組織的工藝驗收並開放運行;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海底科學觀測網等設施加快建設。新一批海洋、能源、生命科學、人工智慧等領域的設施項目納入國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規劃。
加速建設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
頂尖科研機構<<<<
國家實驗室加快實施重大科研任務,在滬國家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揭牌啟運;長興海洋實驗室獲批成立;李政道研究所「工字形」實驗樓建成啟用;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落戶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上海交通大學張江高等研究院、同濟大學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清華國際創新中心集成電路研究平臺、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科研樓、上海處理器技術創新中心辦公樓等建設穩步推進;籌備建設上海張江數學研究院、上海前瞻物質科學研究院。
科技創新成果持續產出<<<<
首次在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三大獎中實現「大滿貫」。專利主要指標均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22169件,比上年增長44.0%,PCT國際專利申請量3507件,比上年增長48.3%。技術合同成交金額持續快速增長,技術合同成交金額1882.4億元,比上年增長50.1%。上海科研團隊持續有力支撐「天問」「天和」等國家戰略任務實施,成功研製首顆太陽探測科學衛星「羲和號」,全海深無人遙控潛水器「思源號」完成深海驗證,性能全球領先的「九章二號」量子計算原型機問世。
圍繞產業格局
推進數位化轉型
推進上海數據交易所落地張江科學城。編制張江數字產業集聚區建設方案,圍繞「聚集一個數據交易所、培育多個數據交易功能平臺、打造若干高質量數據產業集群」的產業格局,打造上海數字產業新高地。推進一批數位化轉型示範引領項目,布局大科學設施、園區數字底座、產業關鍵平臺等示範應用場景。全市首批7家數位化轉型特色示範區都在張江示範區範圍。
提升服務能級
優化創新創業環境
加快建設國際人才高地<<<<
評選表彰100名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傑出創新創業人才。修訂張江示範區海外人才出入境便利化系列政策,推薦張江示範區外籍人才申請中國永居身份證較上年增加52%。與市人才辦、上海海關共同實施科創人才及其物品通關便利化試點。配合市人才辦開展2021年度「海聚英才」創新創業大賽系列活動,評選出40個海聚英才創新創業示範基地。開展張江示範區「人才政策直通車」、科創人才服務空中講堂等系列活動。
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貫徹落實「浦江之光」行動,實施「張江之星」行動,培育領軍型、成長型、潛力型企業,促進資本助力科創企業發展。推動金融產品創新,支持基於中證滬港深張江自主創新50指數推出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開展「科創A計劃」等長效化的投融資對接服務,強化與創新創業載體、投資機構、銀行等的合作,搭建溝通交流平臺,進一步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對標科創板已上市企業特徵,挖掘形成科創板潛力企業清單。截至年底,示範區共有360家企業在A股、港股和美股上市,佔全市62%,其中科創板上市企業50家,佔全市85%,首發募資總額佔全國近1/3。
做好品牌宣傳工作<<<<
組織開展張江示範區十周年宣傳系列報導和成果展示,全面回顧總結張江示範區十年成就,提升張江示範區的品牌影響力。發布《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報告2020》,進一步彰顯張江示範區作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主戰場作用。完善示範區信息網絡體系,強化上海科創辦官網和微信公眾號「科創上海」等宣傳陣地建設,搭建信息員隊伍並開展交流。
加強協同發展
打造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
推動跨區域創新合作<<<<
發揮張江示範區產業、資源、要素集聚優勢,制定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工作重點,支持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與張江各分園建立合作機制。深入推進與甘肅省蘭白自主創新示範區的創新合作,形成「1 8」合作項目協議。與市外辦聯合開展「APEC商旅卡」宣傳推介。成功舉辦2021年「創客中國」上海賽區總決賽。
報告內容持續更新
敬請期待
......
轉載自|科創上海
END
奉賢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