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的羽絨服有質量問題怎麼處理(買羽絨服當心商家拿)
2023-09-16 03:00:17
買的羽絨服有質量問題怎麼處理?今冬是羽絨服新國標4月份落地後的第一個銷售季新國標最大亮點是把信息表裡的「含絨量」修改為「絨子含量」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了解到,雖然很多線下羽絨棉服已經把吊牌換成了「絨子含量」,但是不少線上商家在介紹和詳情頁中仍以「含絨量」為主要介紹標準,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於買的羽絨服有質量問題怎麼處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買的羽絨服有質量問題怎麼處理
今冬是羽絨服新國標4月份落地後的第一個銷售季。新國標最大亮點是把信息表裡的「含絨量」修改為「絨子含量」。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了解到,雖然很多線下羽絨棉服已經把吊牌換成了「絨子含量」,但是不少線上商家在介紹和詳情頁中仍以「含絨量」為主要介紹標準。
今年年初,我國發布了GB/T14272-2021《羽絨服裝》標準(以下簡稱新國標),並於今年4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新國標明確把「含絨量」修改為「絨子含量」。
今冬也是羽絨服新國標實施的首個旺季,北青報記者在部分實體店發現,店內銷售的羽絨服吊牌大部分已經沒有「含絨量」的標註,只有「絨子含量」,少部分商家既標註了「含絨量」又標註了「絨子含量」。不過,北青報記者仍在某品牌的羽絨馬甲上看到僅有「含絨量」的標籤。該店一位導購員表示,店內多數商品已執行了羽絨服裝「新國標」,而極少數羽絨服是舊款依舊標,標籤仍標為「含絨量」。
北青報記者在某電商平臺搜索「羽絨服」關鍵詞,顯示的前20件商品中,在商品介紹和詳細信息裡明確標出商品「絨子含量」的不到1/3。部分品牌的問答中體現了「絨子含量」,但是在詳情頁仍舊以「含絨量」為賣點介紹。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一些網店在詳情頁明確自己的羽絨服是去年生產的,因此還是舊標。但是有商家一邊宣稱商品是「2022年新款」,一邊仍拿「含絨量」說事兒,而不提新國標要求的「絨子含量」。
「有的買家問我們含絨量改絨子含量為什麼數值降低了,是不是羽絨服質量變差了。」一位客服表示,所以其還是在商品介紹中體現「含絨量」的多少,主要是為了避免消費者誤解,不過也標註了絨子含量。
釋疑
羽絨服為何一定要看絨子含量?
「羽絨服保暖與否,除了面料外,就是要看充絨的數量和質量。而絨子含量的多寡能讓消費者最直觀地判斷羽絨服保暖性能。」在羽絨服生產企業工作12年的孫先生表示。
簡單來說,「含絨量」是絨子和絨絲在羽毛羽絨中的含量百分比;「絨子含量」是指羽絨羽毛中絨子所佔的質量百分比。其中,絨子指的就是消費者經常在各種羽絨服介紹中看到、類似蒲公英、一個點上有無數根絨絲的朵狀絨毛,它是鵝鴨脖子到胸腹之間不含羽梗的毛。而絨絲指的是從絨子或毛片根部脫落下來的單根絲,一些羽絨服愛「鑽絨」,跑出來的大部分都是絨絲。
此前,部分商販會在「含絨量」上做文章。不論是舊國標還是消費者都關注「含絨量」,於是商販在羽絨填充料中加入大量絨絲或者直接購買低絨子含量的原料。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含絨子量高的原料鴨絨或鵝絨價格更貴。同一廠家的原料白鴨絨,絨子含量約85%的原料價格是含量為50%的2倍左右。
因此一些商販打著「含絨量」高的旗號,拿品質低的羽絨服與高品質的羽絨服打價格戰,都是「90%的含絨量」,不少消費者會選擇更實惠的產品,更有商販用這樣產品賣高價賺取巨大利潤。
孫先生表示,這些絨子含量低的羽絨服表面看上去含絨量很高,但是細小的絨絲佔較大比重,與大顆的絨朵相比,絨絲的保暖性能差很多,同時存在易鑽絨的現象,也造成消費者花高價錢買到低質量產品的亂象。
文/本報記者 張鑫
統籌/餘美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