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症怎麼引起(孩子得了厭學症怎麼辦)
2023-09-18 03:22:59 1
孩子厭學往往是因為學業增多、上課聽不懂、和老師關係不好等原因造成的。每個學期都會有厭學情緒的孩子出現,尤其是假期結束後的孩子們更容易感到學習吃力,從而產生厭學情緒,而厭學情緒對學業的負面影響非常大,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多方觀察孩子的情緒,必要時給予積極的引導。
對學習產生認知偏差
患有厭學症的學生表現為對學習功能存在認識偏差,認為讀書無用。這些人認為讀書根本就是浪費時間,浪費青春,讀的書越多,工作待遇就越低,這種錯誤的認識是對社會分配不公的主觀反映,也是流傳的一種社會偏見在學校中的折射。
對學習產生消極的態度
這些人表現為用消極的學習態度來對待學習。本來學習應既是一種輕鬆愉快、又富有吸引力的活動,但由於多種原因,有些學生卻討厭學習。
在教師和家長的壓力下,學生勉強學習,卻時常伴隨著不愉快的體驗,如緊張、焦慮、恐懼、羞愧、內疚、厭惡等。
有的學生談到學習就頭痛,看到作業就心煩,聽到考試就害怕,完全缺乏或者說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好奇心。他們只是在外在壓力下機械、被動、應付式地學習。
對學習活動的認識偏差
表現為對學習活動存在認識偏差,遠離學習活動。他們感到好像只有離開學習才能達到心理平衡。他們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學習活動之中,一般不願做作業,不認真聽講,經常違反課堂紀律,時常遲到、早退、曠課、逃學,有的乾脆棄學出走或輟學;對老師、家長提出的學習要求,常故意牴觸對立。
厭學症是怎麼形成的從外因看,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失誤,比如:家長期望過高、不當的教育方法、教師態度生硬、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家庭環境不良等。
從內因看,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消極的情緒體驗和自我認識存在偏差。很多孩子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動力缺乏,對學習沒有興趣,且自制力較差、懶惰、放縱,因此,孩子會逃避學校生活。
另外,有的孩子存在學習能力障礙、學習方法不當以及多動症、考試綜合症、學校恐怖症等。而多數學習困難的孩子還有其他心理異常症狀,比如自卑、焦慮、憂鬱、不合群、攻擊或退縮行為等。這些情況也會使孩子不適應學校生活,從而生出厭學情緒。
對於厭學症的孩子怎麼引導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可與學生特長結合起來。其實特長與學習並不矛盾,眾多事實表明,有特長的學生,他的學習一般也不錯,因為它們可以相互影響,由於有特長、有興趣,他們會經常受到來自學校和家庭的表揚和鼓勵,他們的興趣勁頭也會潛移默化地移到學習方面來,從而相得益彰。調查表明,很多厭學的學生,他們一無特長,二成績也差,有的只是一些不良習慣,如經常上網玩遊戲。
輔導學生提高學習能力
很多厭學的學生一般都是由於學習跟不上,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怪以及同學們的輕視。索性破罐子破摔,經常逃學,在外"鬼混"。因此,老師和家長,尤其是家長及時想辦法,輔導學生的學習,工作忙和有條件的可請家教,只有學生學習提高了,才會使他們變得自信起來,那麼學習的興趣自然而然就會產生。
更多兒科問題,歡迎隨時留言,我看到會及時回復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