蠔全部都能吃嗎(淨化蠔真的能生吃嗎)
2023-09-17 13:54:04 2
生蠔又叫海蠣子,是牡蠣的別稱。
中國是生蠔產銷大國,全球產量的70-80%在中國,除了生吃、燒烤、做菜、汆湯,它也被用來生產蠔油等其他副產品。
生蠔最經典的吃法當然是生吃,有的人對它愛不釋口,但有的人卻拒之千裡,根本原因是擔心生吃不安全。
最近這些年,市場上逐漸出現了一種叫做「淨化蠔」的產品。
商家聲稱,只有淨化蠔才是真正的能生吃的蠔。真是這樣嗎?
生蠔是雙殼貝類,屬於濾食性動物,也就是像過篩子一樣,把海水中的藻類和浮遊動物收集起來吃掉。
這種生活方式帶來的一個問題是,它也會把海水中的髒東西富集起來,比如泥沙和微塑料。
有研究發現,一個生蠔的消化道內可能有數十個微塑料。
除此之外,它也會把海水裡的致病微生物吸進去,比如副溶血性弧菌、創傷弧菌、諾如病毒等。
有時它還會在運輸、銷售和製作過程中被其他致病菌汙染,比如沙門氏菌。
例如廣東省收集了8個城市的290份生蠔樣品,其中冬季的諾如病毒汙染率最高,達到30%。
廣西自治區收集的480份生蠔樣品的諾如病毒總體汙染率超過10%。
上海市閔行區某農貿市場連續監測海產品一年,發現生蠔中副溶血性弧菌汙染率最高,達到54.4%。
雖然它需要一定的量才會導致疾病,但其中的風險依然不容忽視。
例如浙江省疾控中心根據海產貝類汙染副溶血性弧菌的情況估算,每年該省因吃生蠔等貝類導致的食物中毒人數超過4萬人。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淨化蠔」技術出現了。
其實它和蝦、蟹、貝類買來之後養一養「吐沙」是一個道理,只不過增加了一些處理步驟。
首先將養殖生蠔移入淨化過的海水,然後通過循環水過濾去除排洩物和藻類,通過沉澱技術去除水中的可溶性有機質,通過臭氧或紫外線殺死細菌等微生物。
通常經過24小時以上的淨化處理,致病菌的數量會大幅下降,可以達到歐盟的生食標準。
淨化蠔顯然比未經淨化處理的生蠔安全係數高一些,但它並不是絕對的安全。
比如美國FDA的官網上關於生蠔的問答表明,它攜帶的創傷弧菌只需要很少的量就可以對肝病患者、糖尿病人、免疫低下人群帶來致命威脅。
歐盟食品安全局在2012年對生蠔中的諾如病毒汙染進行了評估,他們也認為,現有的淨化手段(包括淨化海水池)並不能有效消除病毒感染的風險。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淨化技術無法解決的問題。
生蠔天性是附著生長,因此養殖環境的水質決定了它的品質。
如果養殖海域被生活汙水或工農業汙水汙染,生蠔很容易富集重金屬、農藥殘留和有機汙染物。
如果水體富營養化,生蠔還會富集其中的藻類毒素。
這都是生蠔淨化技術難以解決的問題,因此生蠔產地的重要性不亞於 「是不是淨化蠔」。
但即使是環境最優良的海灣,也無法保證生蠔的絕對安全。
以歐盟為例,公開信息顯示,2016年至今,歐盟發布的有關生蠔的預警達到87次,其中法國生蠔獨佔67次,絕大多數是諾如病毒等微生物汙染。
也就是說,就算是最高品質的生蠔也一樣有可能讓你吃的上吐下瀉。
有趣的是,生蠔愛好者似乎對此並不在意,頗有「屢敗屢戰」的執著。
當年,產自墨西哥灣的生蠔在美國連續導致多起食物中毒事件,FDA甚至考慮禁止在溫暖季節銷售生蠔。
結果跳出來反對的不僅是產業界,消費者居然也不買帳。
果然在美味面前,食品安全真的不那麼重要啊。
總之,無論是不是淨化蠔或進口蠔,都不建議生吃。
如果一定要吃,儘可能選擇優良產地的淨化蠔。
另外,無論搭配什麼調料,都不能殺死生蠔內部的致病微生物。
萬一吃了之後感到不適,請及時就醫,通常無需抗生素治療,只需要及時補液和靜養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