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田小娥為何會死(田小娥到死都不知道)
2023-09-18 10:26:43 3
綜述田小娥到死都不知道,公公鹿三第一次踏入她家房門,竟然是打算來殺她。作為《白鹿原》中一位帶有悲情色彩的角色,田小娥自知已經沒了女性的尊嚴,但她也捫心自問從未做過一件壞事,不過是想在那個年代活下去而已。
她公公鹿三也老實了一輩子,卻老年在田小娥身上犯了殺戒;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田小娥想不明白,恐怕大家都想不明白。今天就讓我們來探討一下鹿三半夜去殺田小娥的真正原因。
田小娥大概是《白鹿原》中最美麗的女人,她本來心善向夫,卻淪落到悲慘的結局。
有人說田小娥的死和她自己離不開干係,她不知如何適應老百姓勤儉持家的生活習慣,那些到手的財富被輕易流走,即便後來鹿三不殺她,在哪個普遍饑荒的年代,她也一定會被餓死。
當然,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田小娥為何會變得自甘墮落,企圖以大煙來逃避現實生活?她本也可以勤儉持家,過上讓人羨慕的生活,但她的生命中沒人告訴她這些。田小娥的一生被4個男人毀了,這4人才是田小娥墮落的根源。
第一個男人是她父親,那個為了一點點錢就把田小娥賣給郭舉人做妾的兇手。田小娥在那家過得並不幸福,正室欺負她,郭舉人都年近花甲,還時不時虐待她,髒活累活都得幹,過得不如一個下人。
被家人拋棄的經歷讓田小娥已經沒辦法分辨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壞人,她們就像是商品,被這個人買來,又被那個人買去。
黑娃的到來讓田小娥看到了希望。整天面對一個六七十的老頭,這是對田小娥如花般年紀的一種壓迫,所以她毅然衝破了封建的枷鎖,勾引黑娃帶她離開牢籠。
有人說田小娥明明有夫卻勾引別的男人就是不對,難道說讓一個花季少女守著快入土的老頭子,整天髒活累活的做就對了?
田小娥以為離開郭舉人就是脫離牢籠,殊不知她正在陷入另一處深淵。
造成這一原因的理由很簡單,鹿家在調查田小娥的身世後,堅決不肯接受她!她和黑娃就住在村邊的窯洞裡,雖然地方破但那時黑娃仍然愛著田小娥,小日子過得也舒服。
後來的故事我們也知道,黑娃狠心拋棄田小娥,鹿子霖趁虛而入。是鹿子霖撕下了田小娥最後一道防線,那個卑劣的老男人,在外人面前一身正氣,背後卻如此下作不堪。
鹿子霖走後,田小娥勾引白孝文就理所應當了,或許她根本就不愛白孝文,又或許她只是單純想活著,總而言之那個曾被譽為白家最優秀繼承人白孝文也徹底淪陷。
實話說,白孝文是深愛田小娥的,直到故事的最後他也未曾改變初心,但現實沒給兩人機會,白孝文快死了,田小娥也被鹿三殺掉。
鹿三為何要殺田小娥呢?從原文的劇情來看,鹿三是不忍心自己看著長大的白孝文步不如兒子黑娃的後塵。
當白孝文一臉破罐子破摔的態度時,鹿三氣急敗壞道:早先日子你是啥光景,現在又是啥光景?放著正道不走走邪道,活生生把人上人過成了人下人。說完不解氣又補了一句:我要是活成你這個模樣,早就一根繩子勒死自己了。
當然,鹿三是不可能真勒死少主白孝文的,不管白孝文活成什麼樣,鹿三骨子裡的那份尊敬是少不了的。
他尊敬白孝文,正如尊敬整個白家,因此鹿三決心要殺田小娥和白孝文是分不開干係的。那個時代的老人一根筋,自家孩子不爭氣丟的是自己的面子,鹿三認為自己長工一個,面子沒了就算了。
可白家是有面子的,白家是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有名的大家族,當年這座村莊就是白家祖上建立起來的。鹿三一輩子都在給白家打長工,他爹也是,可以說,是白家養育了他們一輩子,尤其是在那些困難的歲月,也是白家讓他鹿三有了口飯吃。
白家的口碑是有目共睹的,白嘉軒從不拖欠長工的薪俸,每年麥子收打頭場時,總會先讓鹿三拿袋子灌回去給家人吃;秋天棉花收了,白嘉軒也讓鹿三多背點給家人用,冬天來了做床棉被,再織些棉衣。
鹿三心中感恩,他不願意因一個女人毀了白家的臉面,哪怕這個女人也有苦衷。
對於一個老實巴交的人來說,殺人是需要勇氣的。有人說鹿三是一氣之下殺了田小娥,也就是衝動的結果;但事實或許並非如此,在黑娃陷進去時鹿三就已經有殺心了,直到後來白孝文步人後塵,更加堅定了他的決心。
殺完田小娥後鹿三就瘋了,經常說看到田小娥的魂魄在圍著他轉,往年幹活比誰都賣力,現在別說下地了,就連牛都餵不了了。白家也不嫌棄他,照樣願意養著他,可惜這個忠厚老實的農民沒能落下好結局。
田小娥死後,鹿三也幾乎看到生命的盡頭。直到做土匪的黑娃從山上下來,削了他的鞭子,打斷了白嘉軒的腰,鹿三因這個兒子再也沒臉活在世上;第二天,白嘉軒在餵牲口的牛棚看到了鹿三懸梁的屍體。
田小娥沒錯,鹿三也沒錯,錯的是那個世道,不允許有良心的人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