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羅雲熙在豆瓣被黑(羅雲熙新劇慘被平臺遺棄)
2023-09-15 12:27:31 2
由羅雲熙和程瀟等人主演的都市愛情劇《良言寫意》已經開播一周,據圍觀群眾說,劇外的戲碼比正劇要精彩得多。
近日有網友發現,《良言寫意》的官微小號在暗戳戳diss播放平臺。
這年頭劇宣都這麼卷了嗎?連官微還要開小號?
羅雲熙的粉絲說這是金禾(出品公司)的慣例,從《半是蜜糖半是傷》就有的宣發風格,效果不錯就延續下來了。
小號ID名為「價值兩億的慄子酥」,慄子酥正是劇中男女主角厲擇良和蘇寫意的cp名。
它在評論中回復關於《良言寫意》播放量的問題。
據粉絲反映,不少平臺在《良言寫意》播出後沒有關聯相關數據,骨朵、貓眼等都查詢不到。
而且騰訊的播放量顯示不正常,每次刷新都要掉10w 的播放量。
粉絲覺得這是平臺在防爆羅雲熙,防爆防到自家劇上是什麼邏輯雖然讓人搞不明白,但粉絲總有能說服自己的說辭。
針對粉絲大規模跑來要說法,小號在評論中回復到:「已經在溝通貓眼平臺,現在就是親爸變後爸,以前很好的乾爸也有自己的孩子要照顧。」
還委屈巴巴的表示只能自己努力,雖然艱難但一定會全力解決的。
怎麼還有點莫名其妙的可愛呢?真是個小戲精。
這又是親爸又是乾爸的,到底怎麼回事?
《良言寫意》是騰訊方出品的網劇,臨開播分銷給了愛奇藝,兩個平臺同時播出。
所以騰訊是親爸變後爸,而愛奇藝就是所謂的乾爸。
現在乾爸有自己的親生孩子,比《良言寫意》晚一天獨播的《風起洛陽》要照顧,自然顧不上從外面帶來的乾兒子了。
查了一下愛奇藝電視劇的官微,11月26號《良言寫意》宣布定檔後的幾天,官微每天都發送好幾條微博進行宣傳。
但自從《風起洛陽》播出後,12月1號和2號都僅發送了一條相關微博,而後截至目前沒有再更新相關。
乾兒子沒說錯,確實是「以前很好的乾爸」。
到底是不是平臺在防爆,這個說法其實說不通的。
先不說羅雲熙和程瀟都稱得上一句流量藝人,有自己固定的粉絲群體,就算這劇是個沒流量、沒IP、沒錢的三無產品,只要播放效果好,平臺肯定會加大宣傳力度。
《御賜小仵作》就符合三無一說,口碑發酵後男女主演照樣能被邀請去掃樓。
效果好與不好,業內看的最清楚了。
《良言寫意》在愛奇藝站內的實時熱度在5500左右徘徊,愛奇藝過往播出的劇中,一般會統計首播前16個小時的數據,熱度過6000都會發戰績海報。
關於《良言寫意》的數據,在愛奇藝和騰訊都沒有查到。
網友說的好,但凡數據拿得出手,平臺官微就算垂死病中,也會連夜趕戰績海報發微博宣傳。
如果是因為分流導致單平臺數據不好看,可是年初播出的《司藤》也是被優酷分給了另外兩家播放平臺,從最開始的不受重視,到播放中期平臺每日多條微博推送宣傳,各種專訪安排,剛收官就安排主演合體直播,明顯是數據能打。
再看網劇播放指數,《良言寫意》從開播首日的70.22,到開播第二天直落55.48,再到最新的48.47.
網劇播放市佔比也同樣從開播首日的15%,到開播第二天的8.44%,2.67%,再到掉出市場佔比和輿情熱度的前八名。
全方位跳水般的數據滑落也很能說明問題。
粉絲在質疑平臺防爆的過程中,有沒有考慮過為什麼《良言寫意》的輿情熱度也跟著一起下滑呢?
《良言寫意》開播已經一周了,最黃金的口碑上升期已經過去,想繼續看下去的路人拉攏的差不多了,想棄劇的路人也棄的差不多了。
靠粉絲的不離不棄,搶不過前有《斛珠夫人》後有《風起洛陽》的市場大盤。
這中間還夾著《女心理師》《愛很美味》等劇,有的是演員國民度擺在那裡,有的是口碑發酵到吸引了大批自來水。
看這局勢,《良言寫意》官微小號所說的時局艱難,就太好理解了。
在《良言寫意》開拍前,就有很多網友不看好這部劇,不看好男女主的選角。
羅雲熙被粉絲稱為古裝神顏,潤玉以來他每每接古裝劇,幾乎不變卻非常適合他的妝造給他形成了核心顏粉。
國產古裝劇除了宮廷戲以外,現在全員仙俠風,演員越瘦越好,才能凸顯仙氣飄逸的氣質。
而且古裝寬肩大袖,很好的掩蓋了羅雲熙在身材和身高上的劣勢。
沒有diss演員的意思,但正常人都能看出來羅雲熙現在瘦的不正常。
一到現代裝,他的身形劣勢一覽無餘,程瀟是豐滿型身材,圓潤好看長相甜美,好好的甜妹子站在他身邊,生生被他襯成了強壯。
他攬著程瀟的肩,兩個人同框的畫面很怪異,越瘦肩越瘦削,整個人頭重腳輕,完全沒有cp感。
鏡頭拉遠和其他演員的對比更是沒法看,瘦小到臉頰都凹陷了進去,哪來半點霸道總裁的氣場。
角色不適合,cp也沒得嗑,勸退了不少路人。
網友評價普遍是「男主瘦的嚇人,女主木的嚇人,偶像劇找個帥哥演很難嗎?」「看到潤玉的份上,給兩星不能再多了」。
一部現代偶像劇,它真的沒有太高的門檻,演員契合角色,顏值到位,該甜寵甜寵,該狗血狗血,只要劇情順滑不降智,不至於撲的太難看。
《良言寫意》偏偏繞過了所有爆點,找來最沒有cp感的男女主演,演著最四不像的偶像劇,粉絲還要強捧是致敬007.
那麼口碑崩壞,路人流失,數據滑坡,才是後續不被平臺重視的原因,畢竟誰會把錢繼續花在熱度已然停滯的劇的宣發上呢?粉絲的陰謀論也該停一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