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吃豆製品(吃豆製品的常見誤你知道嗎)
2023-09-14 21:54:07 1
在飲食中我們強調的是營養均衡,適當的吃點豆製品對我們的身體是有好處的,女性可以調節內分泌,同時吃了豆製品還能幫助我們補充鈣質,但是很多人對豆製品會產生一定的誤區,比如豆製品會引發乳腺癌等等,吃豆製品的常見誤你知道嗎?
誤區一:紅豆、綠豆也屬於大豆製品。大豆製品主要是指黃豆、黑豆和青豆及其製品,一般不包括綠豆、紅豆、豌豆、蠶豆、芸豆等澱粉豆。這兩類豆的營養構成有很大區別,澱粉豆蛋白質含量不如大豆高,且其胺基酸構成不如大豆合理,不屬於優質蛋白;澱粉豆也不含大豆異黃酮等有益成分,其澱粉含量高,營養更接近糧食。當然,澱粉豆類營養也不錯,應該部分替代主食。
誤區二:所有大豆製品都能補鈣。大豆本身含鈣量並不算高,其製品中含鈣量的高低與加工工藝有關。北豆腐、豆腐皮、豆腐乾等大豆製品用含鈣凝固劑加工,是鈣的良好來源;而內酯豆腐是用不含鈣的葡萄糖酸內酯做凝固劑,鈣含量非常少;打豆漿時一般要加入20倍的水,且過濾掉豆渣,因此,豆漿補鈣效果較差。
誤區三:大豆製品吃多了會誘髮乳腺癌。黃豆中的大豆異黃酮是一種植物性雌激素,很多人擔心它會誘髮乳腺癌。其實,植物性雌激素和人的雌激素是不一樣的。研究發現,植物雌激素對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起到的是雙向調節作用:當人體內雌激素水平低時,大豆異黃酮表現出提高雌激素水平的功效;而當體內雌激素水平偏高時,它會表現出降低體內雌激素水平的作用。許多研究表明,食用大豆製品不但不會因此患上乳腺癌,反而能降低其發生風險。
誤區四:痛風病人不能吃大豆製品。很多人深信大豆製品是高嘌呤食物,因此痛風病人不能吃。但雖然在同等重量的前提下,豆類嘌呤含量與瘦肉類相似,但要注意的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豆類與肉類的攝入量相差較遠。100克瘦肉很容易吃下,但吃100克大豆就有些困難了,相當於吃500克豆腐或喝2000毫升豆漿。且在大豆製品加工、製作、烹飪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嘌呤會溶解於水中而被去除。有研究表明,大豆製品等攝入量高的人群未見其與痛風發作有明顯的相關關係。
上面為大家簡單的分析了人們在食用豆製品時產生的一些誤區,為了讓我們的身體得到很好的保養,我們需要了解這些誤區,正確的食用豆製品是可以幫助我們補充營養的,也能讓我們的身體得到更好的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