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民族英雄事跡簡介(留取丹心照汗青)
2023-09-15 06:23:42 2
文天祥民族英雄事跡簡介?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廬陵人(今江西吉安南)他從小就喜歡讀書,尤其愛讀忠臣烈士的傳記這些傳記給他很大的教育他18歲鄉試第一名,20歲入白鷺洲書院學習,同年參加殿試考中狀元,四天後他的父親病故,按照當時的慣例,他歸家守喪三年,才入京做官,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文天祥民族英雄事跡簡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文天祥民族英雄事跡簡介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廬陵人(今江西吉安南)。他從小就喜歡讀書,尤其愛讀忠臣烈士的傳記。這些傳記給他很大的教育。他18歲鄉試第一名,20歲入白鷺洲書院學習,同年參加殿試考中狀元,四天後他的父親病故,按照當時的慣例,他歸家守喪三年,才入京做官。
當時,蒙古統治者正不斷向南進犯。宦官董宋臣主張遷都逃避。文天祥上疏請斬董宋臣,並提出禦敵之策。但董宋臣是宋理宗寵信的人。宋理宗對文天祥的奏疏置之不理。後來,文天祥又得罪當權的奸臣賈似道,被迫棄官回鄉。以後幾十年,他有時做官,有時罷官,一直沒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
1271年,蒙古統治者忽必烈即位後,改國號為元,發20萬大軍水陸並進,向南宋大舉進攻,直取臨安(今杭州)。三年後,元軍陷襄、樊兩城,沿江東下。文天祥在江西聽聞形勢危急,散盡家資招兵買馬,組織義軍,保衛臨安。
元軍很快打到臨安附近,南宋朝廷中的官員紛紛逃跑。這時,文天祥任右丞相,元將伯顏指定須丞相前往元軍營中談判,遂被元軍扣留。在押往北方的路上,文天祥僥倖在鎮江逃脫。他千難萬死兩個月,歷盡艱險,經揚州、高郵、泰州等地,由海路南下,到福建和張世傑、陸秀夫等堅持抗元。接著,他又到江西一帶,招兵買馬,並陸續收復了一些州縣,可是,雙方實力相差太遠,不久他就被元軍打敗,退入廣東,妻子兒女也被元軍擄走。
1278年,他在海豐附近的五坡嶺兵敗被俘。他吞冰片自殺未果,又落到了元軍手裡。文天祥被俘後,元將張弘範逼他寫信向張世傑招降。他嚴詞拒接,在紙上寫下了自己所作的《過零丁洋》以明志。這首詩的最後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表現了他寧死不屈的意志。
元軍滅南宋後,張弘範又向他勸降說:「現在宋朝已亡,你的忠孝也已經盡了。你如果用替宋朝做事的精神替元朝做事,那麼,元朝的宰相豈不歸你所屬呢?」文天祥氣憤地說:「國家滅亡不能救,我已死有餘辜,難道還能貪生怕死,背叛祖國嗎?」他已決心以死報國了。
1279年10月,輾轉萬裡,他被押往大都。在大都,他先被安排到接待投降者的「會同館」佳餚美食,威逼利誘不為所動,後被投放到一個潮溼陰暗的監牢裡被囚禁折磨3年之久:使他讀到正在元宮中充當女僕的被俘妻女的信;使他已降元的弟弟來獄中探望;但文天祥不為百般折磨、千般利誘、萬縷親情所動,凜然作《正氣歌》, 他在這首詩中敘述許多歷史人物的事例來勉勵自己「是氣所磅腐,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表現出崇高的民族氣節。
元世祖想利用文天祥來籠絡人心,緩和當時人民的抗元鬥爭情緒。他親自召見文天祥,進行勸降。文天祥不肯下跪。強行要他下跪,他仍堅立不動,從容的說:「宋朝已經亡了,我應當趕快死。」元世祖利誘說:「你只要用對待宋朝的心來對待我,立即封你做宰相。」文天祥還是不理睬。元世祖又說:「你如果不願意做宰相,就封你做別的官,如何?」文天祥斬釘截鐵地說:「我只求一死就夠了。」
1283年1月,文天祥被押赴刑場。臨死前,元朝地官員問他說:「你有什麼話說,告訴了皇帝,即刻免死。」他回答:「死就死,還有什麼話可說!」他又問身旁的人說:「哪一邊是南方?」身旁的人告訴了他。他沒有忘記南方的祖國,向南方下拜說:「我能夠報國的機會,也已經完了。」說完,他從容就義,年僅四十七歲。明代時,追賜諡號「忠烈」。
文天祥堅決抵抗元軍,被俘後始終不動搖,不屈服,以身報國,正氣浩然。他崇高的民族氣節,流芳千古,長久受後世讚揚和敬仰。
文天祥的著作經後人整理,被輯為《文山先生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