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心理諮詢顧問(人人需要心理諮詢)
2023-09-15 16:44:07 1
2004年我開始為參加國家職業心理諮詢師資格考試學習心理學時,周圍的人都勸說:學什麼心理學,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都是心理有問題的人。那麼誰能說自己沒有心理問題?
有一個故事值得仔細咀嚼和深思。
據說,愛斯基摩人為了捕獲北極熊,在雪地上立起一根上端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刀,並在刀的周圍凍上一層層動物血的「血冰棍」,北極熊聞到氣味就會過來不停地舔,直到舌頭被割破流出自己的血形成新的「血冰棍」,並且老也舔不完,直到它們流血過多,倒在地上。
大多數人不是沒有心理問題,而是如北極熊一樣,因麻木失去了對自己心理痛的覺察力,對自己常常如愛斯基摩人對待北極熊一樣殘忍。
比如一些朋友美其名曰是忘我工作、忘我學習。但忘我不能與缺乏自知、迷失自我畫等號,「缺乏自知」的情況正是故事中的北極熊。這種心理的身體表現是看能否避免身體處於長期的難以恢復的勞累即疲乏狀態。人處於這種狀態,不可能做到可持續發展,正如著名畫家和企業家陳逸飛,留下至少一億的財產;留下了一部正在拍攝中的影片《理髮師》;留下了兩套還來不及居住的豪華別墅;留下比自己小20歲的模特妻子;留下年方5歲的小兒子……,59歲就離開人世。他熱愛生活卻不懂得珍惜生命,在醫生一再提醒下仍對對自己身體情況任由發展,達到失控的地步。顯然很早之前他就需要心理諮詢,至少有焦慮情緒需要處理。
認為「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都是有問題的人」這樣的人可能有個心理問題:自以為是,習慣隔離、逃避、壓抑自己的問題,就像北極熊吸自己的血還全然不知。人人都有心理問題,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會多了點對問題的覺察力,他們看重成長、看重精神價值。
「心理健康」這個詞語雖已開始普及,但關於心理健康的消費習慣還遠沒有形成。身體有病了,人們會求醫問藥,但心理上感到不適,常常是壓抑自己。他們不知道通過心理學的幫助,能夠使自己的情緒,乃至整個人格都可以發生改變。
如果陳逸飛肯用他財產的萬分之一來做心理諮詢,可能就不會早逝。後來人們分析他的心理,由於他的父親對他管教很嚴,使他從小就形成叛逆心理,習慣以不斷追求和拼搏向父親證明:我聰明能幹、我比你強,我超過了你,我打敗了你!
其實人人需要心理諮詢。
首先,完全、絕對沒有心理問題的人是不存在的。
其次,即使沒有明顯的心理問題,也需要心理方面的共鳴和交流。例如比爾.蓋茲,他雖然是成功人士,他卻聘請了12位心理學家做自己的顧問。前美國總統柯林頓,表面上看起來狀態不錯,萊溫斯基事件卻顯示,他在感情方面的缺失和障礙。儘管柯林頓夫婦都做了心理諮詢,但如果早一點處理可能不會面臨被彈劾的窘境。
也有人認為心理學是針對心理有病的人或精神病人,其實它是針對所有的人。有一句話:「高職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壽,高壽不如高興。」心理諮詢的目的就是幫助人活得高興、活得自在。
還有人說自己買幾本心理學書看看不是一樣嗎?最近蚌埠媽媽俱樂部來了幾位家長也有同樣的想法、同樣地做法,但當孩子出現問題、自己出現問題時卻束手無策。知識並不一定是力量,能夠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才有力量,而這決定於是誰在運用知識。心理諮詢不僅包括心理學知識、諮詢技能,心理諮詢師本人是心理諮詢的重要工具。
可見心理諮詢是必要,也是必須的。當我們因家庭、工作、人際關係等等問題影響情緒和行為時,尋求科學的解決方法,而心理諮詢不失為最科學最效途徑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