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球小眾膠皮打法(戲說桌球黑話)
2023-09-15 01:03:04 3
桌球是中國的國球,受眾極廣。1959年,容國團在第25屆世界桌球錦標賽上摘得男子單打桂冠,成為新中國第一個獲得世界冠軍的運動員。作為一個資淺桌球愛好者,楓葉國業餘桌球裁判,今天就來和大家嘮一嘮桌球各種膠皮的名稱及其由來。一般來說,國人將膠皮大致分為五類:正膠、生膠、長膠、反膠以及防弧膠。
首先來說正膠。其實更準確的說法應該叫短顆粒膠,英文一般叫Short Pimples (out) (短顆粒向外)。但我們為什麼習慣說「正膠」呢?因為在桌球傳入中國之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是中國自己唯一生產出來的膠皮。比如,天津橡膠研究所到今天還在生產這種膠皮。所以,在大多數中國人的印象裡,這種短短的顆粒膠皮就是「正常」膠皮該有的樣子,所以正膠的說法也一直流傳至今。在七八十年代,直拍正膠一直是我國的傳統打法,現在大家經常在電視上見到的那個「不懂球的胖子」,最開始就是使用了天津橡膠研究所生產的802系列正膠。時過境遷,由於近年來國際乒聯對桌球器材和規則的不多改變,以速度見長的正膠打法逐漸失去了優勢。目前比較活躍的國外球員中,只有瑞典的小夥子法爾克還在使用。當然,還有一些所謂的海外兵團,比如西班牙的何志文,波蘭的王增羿,以及德國的單曉娜等。
天津橡膠研究所生產的正膠
和正膠相比,生膠的英文一般叫Short pimples (out special)。實際上,大多數國外選手是不區分正膠和生膠的。生膠因為缺少了一步硫化工藝,也就是還沒做 「熟」,所以我們習慣上叫「生」膠。記得自己小的時候,天津橡膠研究所還在用硫磺硫化的工藝。所以區分正膠和生膠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就是,嗅一嗅。有淡淡的芳臭的是正膠。不過時至今日,大多數硫化工藝都已經被過氧化物硫化所取代了。目前日本炙手可熱的美少女伊藤美誠,反手就是生膠。
長膠,英文一般稱作Long pimples(俗稱long pips),也即長顆粒膠皮。顧名思義,最簡單的識別辦法就是顆粒較長。由我國的乒壇「魔術師」張燮林偶然間發現,在鄧亞萍時代走向巔峰。不過,因為長膠會出現「反旋轉」的現象。目前,國際乒聯禁止青少年比賽中使用長膠。在業餘圈,使用長膠的多為年長的大爺大媽,用手感的細膩來彌補跑動的不足。
反膠:英文一般叫Pimples in(顆粒向內)或者smooth(平滑)。這是目前最主流的膠皮,是很多業餘球友的默認設置。現在但凡電視上能看到的比賽,八成以上都會使用這種膠皮。近些年的世界冠軍,幾乎無一例外地使用採用反膠,比如馬龍、樊振東,還有和女明星女明星景甜走得很近的張繼科。和正膠相比,反膠最大的優勢在於可以製造穩定的弧線,充分發揮弧圈球這一大殺器。由於歷史原因,中國選手接觸到反膠的時間較晚。等國人拿到反膠一看,發現這不就是把咱們用的正膠給反過來了嘛……於是,「反膠」的說法流傳至今。
天津橡膠研究所出產的反膠
防弧膠:弧圈球技術一般認為是日本人發明,歐洲人最先發揚光大的。早期的中國選手為了能「防」住「弧」圈球這種當時的新技術,無意中發現這種表面光滑的膠皮。英文一般叫Anti-spin,顧名思義,就是不產生旋轉。大名鼎鼎的蔡振華,當年反面貼的就是這種膠皮。為奧運會拍過泳裝寫真的德國美女索爾加應該還在使用(對泳裝寫真感興趣的朋友們請自行搜索吧......)。
好了,下次再聽球友們聊器材的時候,是不是有點基礎知識可以裝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