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打不出的地名(四川省的一市一區)
2023-09-17 07:50:29
四川,簡稱「川」或「蜀」,省會成都,位於中國大陸西南腹地。北宋真宗鹹平年間將地處今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後來簡稱「四川」,四川由此得名。四川省共轄1個副省級市、17個地級市,其中包括52個市轄區、16個縣級市、111個縣。其中,就縣級邛崍市和郫都區這兩個地名,外地人非常容易讀錯名字。
一
首先,就郫都區的「郫」字,讀(pí)這個音,表示地名。郫都區,位於成都市西北部,東北與彭州市、新都區,東南與金牛區毗鄰,南面與青羊區相連,西南與溫江區、西北與都江堰市接壤。郫都區古稱「郫」,在古史傳說中,最初以古蜀國的都邑聞名於世。距今二千七八百年前的蜀王杜宇、鱉靈,都以郫為都邑。戰國時期,秦國吞併巴蜀,在該地區設置郫縣。秦漢時期,郫縣轄地約涉及今郫縣、溫江、彭縣、灌縣等數縣之地。
二
三國時期,劉備建立蜀漢,郫、綿、江源三縣各分出部分地區置都安縣,即今灌縣前身。公元583年,隋文帝楊堅撤溫江縣復併入郫縣。公元618年,唐朝於灌口鎮置盤龍縣,後改稱導江縣和灌縣。朱元璋建立明朝後,郫縣於公元1377年併入灌縣,公元1380年復置。1968年,郫縣屬溫江地區,1983年,郫縣改屬成都市。2016年11月24日,撤銷郫縣,設立成都市郫都區。截止2015年,郫都區下轄13個鎮,面積為438平方公裡,人口約為55.86萬人。
三
另一方面,邛(qióng)崍(lái)也是一個比較容易的地名。邛崍和郫都區一樣,都屬於四川省成都市。縣級邛崍市自古為「天府南來第一州」,位於成都平原西部,川滇、川藏公路要塞,距成都市區75公裡。早在戰國時期,邛崍地區被稱為臨邛,秦國滅蜀之後,在蜀地修築城池。其中,臨邛故地在公元前311年開始建城。因臨邛故地素有邛民(邛族)聚居,故取名臨邛。西漢末年,蜀郡太守公孫述設署臨邛,主持營建新城,稱為公孫城。魏晉南北朝時期,臨邛將縣治遷移至今崇慶縣境內。
四
最後,明末清初這一歷史階段,因為戰爭等因素,臨邛州城殘破。公元1764年,也即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時期,在知州王採珍主持下,大力維修。城周1638丈,合九裡一分。城開四門,另闢一門於東南角「聚奎樓」下,名「小南門」。1958年拆除城牆改築圍城公路,但古城輪廓清晰可睹,護城河亦如舊貌。1994年6月6日,撤銷邛崍縣,改設邛崍市(縣級)。總的來說,在中國古代歷史,邛崍古城始建於公元前311年,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是四川最早的四大古城之一。
文/情懷歷史
情懷歷史 ID:qinghuailis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