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天聽一首歌都會勾起回憶(聽聽為什麼會喜歡一首歌)
2023-09-17 05:53:39
今晚我們來聊聊:為什麼會喜歡一首歌
一位歌手,一種風格,一種曲調,一首歌,可能代表著你的過去,代表著你的心情。
有沒有一首歌 裝著自己的故事?
有沒有一首歌,留在心底?
有一位學音樂的朋友說:那個時候學通俗聲樂,第一節課老師就把人們對於音樂的喜歡原因點明了。
人們喜歡節奏是因為:人,生下來就一直聽著自己心跳,所以人天生就喜歡節奏。
人們喜歡旋律是因為:古時的人(猿)們語言體系還不完備,當表示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會很激動,因為激動所以普通的發聲變得音調不受控制,成了上下起伏的樣子,於是旋律就這樣產生了。
其實老師是想說:人們唱歌不為別的,只是為表達情感,所以唱歌就是在傳情,要先融入情緒,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
也有人說,因為音樂是能和自己靈魂溝通的最簡單直接的方式。
但也可能,你只是單純地喜歡它的節奏。
也可能,你只是喜歡當時聽到這首歌時的現狀。
也可能更簡單,它就是你最喜歡的電影的主題曲。
只要這個時候喜歡聽,就夠了。
「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作為一名沒心沒肺的簡單人,可能不會覺得那些傷心情歌有多麼好聽,反而覺得會破壞我的好心情。
同樣的,我喜歡的那些充斥著熱血和中二的音樂,也不見得會被許多人接受。
緩解痛苦的方式有很多種,聽音樂為其中之一。
這世間從來不可能會有一首歌,讓所有聽眾都喜歡它,或者讓一個人一直喜歡它。
但一定會有一首歌能在某一瞬間打動你打動你,讓你感覺到生而為人,我很幸福。
音樂世界就像巨大的能量體,它在你沉浸在它裡面時無形中給你力量,或許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今天的錦城星光裡,我們來一起聽一聽大家喜歡的那首歌,可能風格不一,也可能情緒不一,但是沒有關係,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心情。
說到一首好聽的歌曲,歌曲中各方面元素全方位的組合非常重要,比如很多80後、90後朋友喜歡的《七裡香》。
不僅僅是在於他高大上的製作,不僅僅在於編曲匠氣的厚度,不僅僅在於方文山寫了多美的一首詩,不僅僅在於周杰倫寫了一首多麼具有靈性的曲,也不僅僅在於拍了多美的一部MV。
而是在於,《七裡香》的所有元素都恰到好處,精準極致。
《七裡香》所傳達的一個詞,就是:夏天。
據報導,《七裡香》是先有的詞。
方文山,鬼才。那年他還沒有沉浸中國風,他首次以「作詩」方式填詞,賦予新世代的詞於詩意。我記得當年——哪怕是至今,想要讀懂《七裡香》的這首詞作,都依然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我們太多人從小就被教育以「閱讀理解」的應試行為去解讀作品,凡事總要追求一個正確答案,都要有一個正確的解讀和標準。
而《七裡香》正是一首不能以這種方式解讀的作品,你不去讀懂它,你就真的聽懂了它。
方文山擅長寄情於物,這是一種很東方,很中國風的寫作思維方式。「我愛你」這三個字,中國的詩人能洋洋灑灑千轉百回柳暗花明給你寫出千百字的內容,卻唯獨不說「愛」字。
所以,要解讀《七裡香》,最好的切入點就是:「我愛你,所以我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愛你的樣子」。而至於什麼是《七裡香》的愛,而愛又是什麼樣子,你去跟著歌詞所描繪的畫面自己體會吧。
你體會到的是什麼樣子,《七裡香》的答案就是什麼樣子。
《七裡香》中,出現了大量的他物,麻雀、鉛筆、草莓、貓、秋刀魚、雨、蝴蝶、落葉……我相信,還是會有很多人,其實是讀懂了這首詩的。所以在日後十多年的歲月裡,每當前奏一想起,每當周杰倫緩緩地唱出根本聽不清的歌詞時,你們卻總是能清晰地放映出專屬於自己的畫面。
之前有聽眾問我,有一期節目最後放的一首歌很耳熟,好像是小時候看的一部電視劇的主題歌,一下子就感覺回到了少年時光。
後來我去回聽了一下這位聽眾說的這首歌,叫做《紅色石頭》是2000年的一部電視劇,《十八歲的天空》的主題曲。
《十八歲的天空》真的是一部最接近真實&蜜汁讓人不尷尬&能夠回憶的 青春偶像劇。
因為我覺得在《十八歲的天空》每個人都可以看見自己,這部劇更貼近真實的生活。
我一直覺得它的角色塑造得很成功,過去十年,你再回頭看,一樣那麼精彩。
故事三年八班,組成:一個有趣酷炫的班主任,每個都特別的學生。
一個大多數人都期待過的,有趣的知心班主任。
一群有意思的老師,懂學生的校長,和總有一個對應上你自己或者身邊人的角色。
一個長得帥、脾氣怪、自以為酷炫狂霸拽,其實小中二、但是心地不壞的少年,以及他的搗亂 小團體,一般小團體裡還有 一個胖子~
一個好看的班花、級花、校花,和會討論她的男生。
或者是教室座位上一直安靜的那個人
在《十八歲的天空》裡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故事,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角,而不是現在青春偶像劇,經常會用力過猛,很難找到共鳴。
就像我剛才所說,因為音樂是能和自己靈魂溝通的最簡單直接的方式。
你喜歡一首歌曲,你只是單純地喜歡它的節奏。
也可能,你只是喜歡當時聽到這首歌時的現狀。
也可能更簡單,它就是你最喜歡的一部電視劇的主題曲。
只要這個時候喜歡聽,就夠了。
這部電視劇的主題曲,就是由主演李智楠演唱的,2002年冬季的一天,從北京電影學院趕過來的李智楠等一群學生們,來到了上海的某間錄音室。為當時正在拍攝的青春校園勵志偶像劇《十八歲的天空》,錄製電視劇的原聲音樂專輯。
當時還是一名普通學生的李智楠,獨自在一旁輕聲默默地不斷練習著歌曲。卻被當天在場的臺灣知名音樂製作人馬兆駿看中,當即決定讓李智楠作為《十八歲的天空》主題曲的原唱歌手。
我們來聽一下這首有一些年代感,但又很青澀的歌吧。
說到有共鳴的歌曲,還有一首經典的日語歌,一定會引起80後和一些90年初朋友的共鳴,這首歌來自當年火爆大江南北,佔據各大衛視晚間檔的一部動漫《灌籃高手》。
這部動漫作品之所以被奉為經典,也是因為他更貼近生活,因為大多數人的「青春」都是不完整的,都是有遺憾的。
在漫畫故事中,主角所在的湘北籃球隊,在16強的比賽中拼盡全力擊敗上屆冠軍球隊之後,故事就迎來了結局,並沒有向其他的電影、影視劇、漫畫那樣迎來大團圓的結局
湘北打敗16年來的衛冕冠軍山王隊,止步16強。結果湘北元氣大傷,主角櫻木花道背部受傷……
第三輪,對愛和學院,但由於在與山王戰中消耗體力,且櫻木背部受傷不能參賽,所以慘敗,湘北的全國大賽到此結束,故事也就結束了。
就如《灌籃高手》作者井上雄彥認為的那樣「青春是充滿遺憾的」「留有遺憾的青春才是完美的」更加貼近於普通人的生活。
而這首動漫中的歌曲《直到世界盡頭》只要聽到它,就會想起那個想起那個跪在地上流著淚水說教練,我想打籃球的人,就會想起那個拼命投三分球投到耗盡體力倒在地上的人,就會想起那個打球打到雙手連易拉罐都打不開的人,就會想起那個全國賽上視線模糊了,卻還是投出完美三分球的那個動漫角色,三井壽。
我們不停地向前奔跑,時間分散了曾經的朋友,分裂了稚嫩的夢想,時間總是這麼無情嗎?
但時間也很寬容,它讓這首歌和你的回憶捆綁在一起,讓你變得溫柔也變得更加強。
很多朋友說,每次聽這個歌,一個快三十歲的男人站著都能哭出來,一去不回的時光,為何如此耀眼?
一個曾經迷失方向,卻從沒忘記自己夢想的三井,是多少人的真實寫照,但又有幾人能像三井一樣擁有繼續追夢的勇氣,每個人都渴望有這種勇氣......
每個人都曾經年少輕狂過,每個人都曾經傷痕累累過,支撐我們走過來的是什麼,我想也就是當初的夢想,等到我們再回憶的時候,能讓我們記住的也就是當初的年少輕狂和倔強吧。
就如歌中唱到的那句歌詞:一去不回的時光,為何卻如此耀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