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跟按摩有什麼區別(推拿和按摩是一回事嗎)
2023-09-17 02:15:17 1
推拿保健又簡便 自我按摩7關鍵
自我按摩的方法是一種通過自我按壓相關穴位、經絡、皮膚、皮下組織等達到防病祛病的一種操作方法.
它具有宣通經絡、通暢氣血、解除疲勞,延年益壽等作用,是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一種自我保健形式。
自我按摩的機理主要是放鬆肌肉和其附屬組織,通過調節肌肉的張力和興奮性,緩解局部的病理性緊張,排出有毒代謝物,使神經興奮或抑制,振奮精神,解除疲勞。
自我按摩是一種有效的防病治病手段,但也有相應的注意事項,那麼應該如何正確按摩呢?
1.首先,自我按摩先要了解一般的理論知識,熟悉相關的穴位位置、作用等。只有選準穴位,定位準確才能提高療效。現在市面上有許多針灸模型和腧穴掛圖,可以幫助我們找準穴位。
2.按摩時間不是越長越好,一般每個穴位3~5分鐘,每次10~15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
3.按摩力度應由輕至重,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四肢及肌肉豐滿處稍重,頭面部、胸腹部、肌肉薄的部位宜輕手法。早宜重、晚宜輕。
4.身體要保持放鬆狀態。如果在不自然的姿勢下進行按摩調理,就有可能扭傷身體,或對身體造成傷害。
5.在做按摩時,室內要保持溫度適宜、安靜。室溫偏低,人無法完全放鬆,難以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6.餐後兩小時進行按摩較為適宜。
7.按摩後要注意休息,避免寒涼刺激。
按摩與體育鍛鍊一樣,貴在堅持,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有堅持不懈,才能達到健身的效果。
推拿和按摩是什麼關係,是一回事嗎?
按摩一詞,見於《黃帝內經》,「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
推拿一詞,最早見於明代醫家萬全的《幼科發揮》,後來提到按摩,常用「推拿」代之。如今,市場上,常常看到推拿按摩連在一起的招牌。
有人認為推拿按摩是不同,有人卻認為推拿按摩本就是一回事兒。到底誰對誰錯呢?
兩者因需求不同有所不同
推拿和按摩是什麼關係,還得與時俱進地看。
古時,推拿與按摩原為一體,但現在隨著人們的需求不同,它們之間應有更加「細緻」的區分。
現實中,為治療疾病,民眾多選擇走進正規醫院,尋求專業醫師的推拿治療;若日常養生保健,民眾多選擇坊間各種按摩店,進行保健按摩。
時間一長,大家往往把推拿與專業醫生、醫院等聯繫起來,將按摩與保健、坊間等聯繫起來,因此,按如今的市場細分,場所不同,推拿、按摩的概念,與古時多有不同,不可等同而語。
與 SPA 亦不同
按摩與 SPA,因為來源的不同,也有所差別。
因為按摩起自於我國,是以各種手法、經絡、穴位為主要內容的。而據說 SPA 的名字來源於靠近比利時一個叫作 Spau 的小山谷,這裡是擁有豐富礦物質的熱溫區,當地的居民常通過泡溫泉浴治療各種疾病與疼痛。
直到現在,SPA 與「水療」之間有著不可割裂的聯繫。SPA 更多是結合沐浴、按摩、塗抹和香燻來促進身體新陳代謝,滿足人體聽覺、味覺、觸覺、嗅覺、視覺,使身心舒暢。
當 SPA 這種減壓方法傳入我國後,自然也吸收了優秀的推拿手法,但它們在各種類型的SPA 場所中,多以一種輔助形式出現。
日常保健,不論選擇何種方式,還需選擇正規的機構、場所和專業的操作人員,以避免給身體帶來傷害。
成人按摩注意事項
1、自我按摩時須注意保暖。
按摩時室內空氣要保持流通,室溫要適宜,但不可開窗或使用風扇。冬天須手掌搓暖後再按摩,以免因手冷接觸皮膚引起肌肉緊張,影響療效。
2、按摩前要選擇合適的體位.
躺臥的地方要儘量用柔軟的東西墊好,同時要充分暴露按摩部位。
3、按摩前,施術者要修剪指甲.
最好把指甲修整圓滑,以指甲與指腹頂端相齊最為合適,並用熱水洗手,保持手部清潔。同時,將有礙操作的物品(如手錶、戒指等)預先摘掉。
4、注意保護皮膚.
按摩的部位要覆蓋治療巾,防止損傷肌膚,或適當地選擇使用潤滑劑(如擦按摩乳、按摩膏等),切不可用手幹搓。
5、在做腹部按摩、腎區按摩之前,患者要排空小便。
按摩腰、腹部時要先寬鬆腰帶。
6、按摩過程中,要隨時調整手法力度,做到均勻、柔和、持久、力量適中。
小兒按摩注意事項
1、9周歲以內的兒童為按摩的適用對象。
2、按摩前應根據患兒的病情、所取的腧穴以及按摩操作者運用手法的需要,使患兒保持一定的體位。
一般3歲以下兒童可由別人抱著按摩,3歲以上兒童可單獨採取坐位、仰臥位、俯臥位或側臥位等進行按摩。
3、選擇在一個溫暖舒適、避風、避強光、噪聲小的環境內給兒童按摩,室溫最好是在25℃左右,用一些輕柔的音樂做背景,以營造輕鬆的氛圍。
4、兒童皮膚嬌嫩,按摩時切勿抓破兒童皮膚,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質,以減少按摩時的摩擦力。
同時,按摩力度要適中,先做一些不會引起患兒驚恐的動作,再進行按摩。
5、兒童按摩的操作順序為先頭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後是下肢;也可先重點,後一般,或先主穴,後配穴。
「拿、掐、捏、搗」等強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後操作,以免小兒哭鬧不安,影響治療。
(來源:文中知識來源中醫中藥網及網絡綜合,圖片來源於網絡)
,